领读与跟读
(2014-04-23 23:04:03)
标签:
领读课文教育 |
分类: 小学语文 |
领读与跟读
孙建明
去年秋季任教一年级语文,受学生年龄限制,课堂上难以组织起像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大部分时间领着学生读,指导学生写。虽然朗读占用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却难以兼顾全体学生。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一名学生领读全班学生跟读的形式,不但解放了老师而且调动起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可以领读的内容很多,拼音、生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诗词等,几乎语文课涉及到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领读。
学生领读时,有的学生虽然跟读,却只是口中发声而心不在焉,如此机械跟读不利于学生学习,或者说是效率很低的学习。因此,我要求跟读的学生“读到哪里就用手指到哪里,指到哪里眼睛就看到哪里,看到哪里就想到哪里”。因为学生领读时老师在教室内巡视指导监督检查,三心二意的学生很容易被发现。对走神的学生不要大动干戈,语言批评会影响其他学生,只需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提醒即可。对于共性问题,可适当用语言提醒,以达到“批评一个警示一群”的目的。
不仅语文课上,晨读时间也可以让学生领读。不同的是,语文课上的领读是随机的,根据授课内容确定领读内容,学到生字读生字,学到句子读句子;晨读时间的领读是固定的,只要老师把需要领读的内容准备好,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也可以按部就班地领读与跟读。
形式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领读与跟读是常用的教学形式,因为老师领读无暇顾及全体学生的朗读注意力与学习效率,就常常用学生领读。我经常采用的领读方式有一人领读、多人领读、开火车领读三种形式。
一人领读全班跟读是最基本的领读方式。学习词语时,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然后教师领读一遍把正确读音教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纠正。此时,仍有部分学生不会读,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会读却需要巩固,这时就可以让朗读优秀生领读了。此时,老师可以在教室内来回走动提醒爱溜号的学生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对有朗读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朗读优秀生领读遍数不要过多,一般不超过三遍。
有时也会采用多人领读全班跟读的方式。先指定三名学生,第一名学生领读一遍后第二名学生再领读一遍,以此类推。这样,第一名学生下讲台第二名学生上讲台的空隙,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得到暂时放松,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第二次去朗读学习记忆。同时,老师指定的三名学生也有讲究,第一名是朗读优秀生,第二名是中等生,第三名就是稍差的学生了。一般来说,我指定的第三名学生是注意力难集中的学生,因为要领读所以会认真倾听前两位同学朗读,既有助于学习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开火车领读,既是领读也是检查。从一名学生开始,一人一个词语连续领读下去。表面看来这种方式更具实效性,实际上,老师的注意力放在了领读学生和朗读内容上,不能督促全班学生集中精力跟读,有时效果并不见得好。
并非只有优秀生才领读,领读的实质是让学生代替老师教学生朗读,也就是常说的“当小老师”。差生当小老师时会更有助于提升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是,老师要善于观察,只有学生把大部分内容都学会时才能通过领读帮助差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否则,对其是一种更严重的打击。
好处
用学生领读的好处多多,既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
首先,可使老师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小学班额普遍较大,我校是农村小学,我班就有51名学生,城镇小学更多达六七十人,老师在课堂上实在难以兼顾全体学生。一般来说,课堂上老师的眼睛能看到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30人。老师领读,注意力集中在朗读内容上,更无法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领读,老师恰好可以关注个别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其次,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青春期前的学生普遍有向师性,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围着老师问这问那,爱帮助老师拿作业提东西。让学生领读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帮助老师的机会,学生会感到无尚光荣。同时,领着全班同学朗读会让学生获得学习信心,这虽是虚荣心作怪,却也是自尊心闪现,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肯定中慢慢地成长进步。
再次,可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的兴趣。小学生都爱争强好胜,让学生领读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竞争——看看谁能被老师选中当小老师。有的学生为了能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当小老师,会提前预习课文,当这成为公开的秘密后,预习课文的学生越来越多。慢慢地,预习课文就成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最后,可以提供转化后进生的契机。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既需要机会也需要抓手。学生领读,教师巡视,给了教师观察并指导后进生的时间。老师既可以及时提醒后进生集中注意力跟和全班同学一起跟读,也可以纠正其不正确的读音。如若发现一名后进生读得不错,可以马上让其领读,当后进生能当小老师的时候,即使有不会读的地方也是正常的,关键是老师表扬要适度,激励要得法。
领读与跟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常见常用的教学形式,蕴含着许多教育教学的契机,只有老师勤于思考,谨慎把握,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性,也才能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201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