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的原因透视
(2012-08-05 17:14:23)
标签:
农村学校教育 |
分类: 阳光教育 |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的原因透视
——来自于教师层面的简要分析
孙建明
《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3月13日消息,在两会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给出了一组由“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公布的调研数据:我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下滑,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同时,俞敏洪从教育资源不均、英语师资差距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对策。
其实,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不只是英语师资问题,而是全方位的事情。下面从教师层面,以笔者的所历所见所感为依据对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的原因进行简要透视。
一、经济基础弱
教师经济状况看似与教学质量无关,其实不然,这是导致城乡教育失衡的源头。
1.工资福利低。与城区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工资并不低,还要多出基础工资的10%。可是,农村教师“借调”到城区学校后,只领原工资的70%,而实际收入不降反升。原因是城区教师补助多,课时费、活动费在农村学校都是〇。可见,俞敏洪提出的“凡是面向农村学生进行教学的老师,工资应该比城里教师多出50%”的建议绝非妄言。
2.买房养房难。自2006年始,农村学校陆续进行标准化建设,学校里的教师宿舍相继拆除。农村教师,工作在农村,却是城镇户口,农村没有宅基地,学校没有宿舍,乡镇没有教师公寓,只能到城区贷款买房。与之比较,到2006年,城区教师早已完成福利房分配,有的教师已经着手买二套房,开始以租养贷。
3.孩子上学贵。在城区买房子,距离学校五六十华里,孩子上学成了难题。这么远,骑摩托车带孩子上学,冬天可是真冷啊。大人都能冻僵,何况孩子?因此,不得不让孩子就近借读,每年的借读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城区教师的孩子跟着父母上,不但没有借读费,有的费用还能减免呢。
4.交通花费高。农村教师在城区买房,每天上下班奔波一百余华里,骑摩托车“受罪”不说,燃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这些年,笔者骑坏了三辆摩托车,深知顶风冒雨披霜踏雪上班的苦处,每一辆摩托车都是农村教师辛苦工作的有力见证啊。
二、工作强度大
有农村教师“借调”到城区学校,绝非农村学校师资富裕,相反,农村教师是非常劳累的,尽管有的“劳累”并非是因为教育教学。
1.任教课时多。农村教师本来就缺编,实际上课的老师比编制更少。有的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教师“借调”到城区学校或政府机关,有的教师下海经商。因此,笔者担任的课程就是五年级语文和一至五年级的品德,还担任班主任,每周23节课。相信,在农村学校,我的课时数并不是最多的。白天忙着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只能捱到晚上加班了。
2.卫生打扫勤。随着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教学楼拔地而起,看着漂亮,实则中看不中用。农村,硬化、绿化不到位,尘土飞扬,教学楼内也是尘土不断,只能勤打扫。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没有课的老师打扫卫生。打扫卫生不要紧,可是,老师们的时间有限啊。
3.门卫也是岗。安全第一,学校需要加强警卫。农村学校经费紧张,没有保安,只能让老师们轮流担任门卫。有的老师没有时间批改作业,只能搬着厚厚的一摞作业本到大门口批阅。不断有人进出大门,也就需要不断开门锁门。作业批改的速度与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4.迎查整档繁。城区学校也迎接检查,也整理档案。但是,城区学校教师多,每次检查只忙一部分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少,大小检查都是老师们齐下手。由于农村教师课时多,调课难,为了整理档案,课堂上有没有老师还是个问题,更别说质量了。
三、身体透支重
繁重的工作使农村教师的身体透支严重,不少农村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1.来回奔波苦。农村教师在城区买房,看似风光,实属无奈。不但刮风下雨受罪,而且浪费时间。每天骑摩托车来回奔波一百余华里,没有两个小时是不够的。浪费时间的同时,身体得不到锻炼,健康状况越来越糟。
2.中午休息少。农村学校没有教师宿舍,老师们中午没有休息的地方,没有吃饭的场所,也就只能在办公室里泡方便面了。吃饱了,趴在办公桌上睡一觉,是否能够缓解疲劳是个未知数。不能休息,就难以工作,影响下午上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饭菜质量差。并不是农村教师舍不得花钱吃饭,也不是老师们缺少吃饭的钱,只是没有时间。早晨六点钟就要骑摩托车上班,没有时间吃早饭;中午,在办公室里凑合着吃;下午下班后,骑上一个小时的摩托车到家就近七点了,还要烧火做饭、照顾孩子,想吃好也没有多少时间。更何况,有的老师还带回了一堆作业等着批阅呢。
4.教师加班频。农村教师最典型的加班就是所谓的“值班”,由于学校经费紧张,男老师需要轮流晚上值班。晚上值班没有加班费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老师们晚上得不到休息,第二天怎么上课啊?能按时出现在课堂上,就是不错的老师了。
四、工作热情低
教学质量和工作热情联系密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差与教师工作热情低不无关系。
1.考核秩序乱。农村学校,尽管也有考核制度,可是,制度中充斥着太多的“我认为”,经不起理论的推敲,缺少公开与公平。更为严重的是,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工作调动等老师们关心的问题是两张皮,制约着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2.职称晋升慢。职称与工资挂钩,是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按照规定,中师学历满15年可以申报小学高级职称,据此,笔者2009年有资格申报。可是,自2008年至今,小学高级名额一直为〇,任你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能等着。
3.业务提升缓。尽管农村学校条件差环境劣,也不乏积极进取的老师,然而,其业务发展受各种因素制约严重。学校仅订有两种地方教育期刊;2006年刚有第一台电脑,2010年才能上网;外出培训机会欠缺,只能闭门造车;缺少名师引导,笔者工作13年后才知道读书的重要,购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仅仅凭借经验式、题海式教学,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枯燥乏味,何谈质量?
4.经费制约广。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说到底,是钱的问题。“钱”制约着学校发展,也制约着教师发展。笔者先后荣获语文教学能手、品德教学能手等称号,不可谓不努力。可是,参加论文、优质课、教学能手等评选活动的参赛费也是昂贵的。去年,参加全市品德教学研讨会并作典型经验交流,本应倍感荣幸,可是,尽管通知要求“会务费回原单位报销”,却至今没有着落,不免令人沮丧。
条分缕析,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也并非没有解决途径,杜郎口中学就是农村学校成功的典型,但愿在广大农村涌现出更多的“杜郎口中学”。
20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