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2012-02-10 22:18:41)
标签:

巴尔扎克

高老头

家庭教育

教育

分类: 阅读随想

子女不孝谁之责

——谈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孙建明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喝酒聊天,常与亲朋讨论子女教育问题。言谈之中,我惊讶地看到溺爱型的孩子越来越多。更为严重的是,有的父母本来是娇宠孩子,并且对孩子疏于管理,自己却浑然不知。

溺爱,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尽管我深知其中的道理,但耳濡目染,心灵深处常常替为人父母者分辨,似乎溺爱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忽有一日,终于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便翻出了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作《高老头》,重温高里奥因为溺爱孩子而导致的悲惨命运,以警醒自己在学生管理和家庭教育问题上一定要谨慎而行,要准确把握住教育的本质才行。

一、子女不孝,父母之责

读《高老头》,高里奥的悲惨结局一定会震撼每一位读者。之所以高里奥命运悲惨,是因为他的两个女儿阿娜斯大齐和但斐纳的不孝。两个女儿嫁人,各得80万法郎的陪嫁,之后仍不断地向父亲索取,终于在榨干父亲的最后一份财产后,将老人遗弃。两个女儿,一个是伯爵夫人,一个是银行家太太;一个为了一件参加舞会的衣衫而拿走父亲的最后一分钱,一个为了一场挤进上流社会的舞会而置生病的父亲于不顾。悲哉,痛哉!高里奥的凄凉晚景在向我们诉说着子女不孝引发的悲哀,可是,子女不孝又是谁的错。两个女儿是高里奥一手抚养成人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高里奥有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养不教,父之过。阿娜斯大齐和但斐纳是在高里奥一手营造的富裕环境中长大的,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过分的宠爱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这种性格一直伴随孩子的终生,最后终于转嫁到了高里奥的身上。

孩子是一点一点长大的,受到过分宠爱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欲望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变大的。幼年时要个糖果,童年时要个玩具,少年时要件衣服,成年时就会要车子、房子、票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如果有足够的金钱,孩子的物质需求总会得到父亲的满足。然而,成年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物质,开始要地位,要感情,可谓欲壑难填,终于到了高里奥所不能满足的时候,在其悲凉的哀鸣中愤懑不平地走上了黄泉路。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高里奥的悲哀并不在于把财产过早地分给女儿,而在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对孩子的品质教育。高里奥的悲哀,是他品尝了自己一手酿造的苦酒。

我们不能不说,父母教育的缺失,是孩子不孝的罪魁祸首。

二、物欲横流,永无止境

阅读《高老头》,当我们在指责阿娜斯大齐和但斐纳贪婪无度的时候,其实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明白,人的欲望是无法穷尽的,贪婪与梦想都是如此。所不同的是,贪婪联系着欲望,梦想预示着前程。欲望和梦想都应该适当控制,关键是能正确认识自己。

人总是想获取更多的东西,金钱、地位等等莫不如此。即使有志于学问的人,也总是想攫取更多的知识,所谓皓首穷经。殊不知,人生多彩,当我们沉浸于一方面时,也就丧失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爱因斯坦、牛顿、金岳霖,以其事业上的成功为后人所敬仰,却失去了婚姻与爱情。很多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想当总统,又想成为科学家,还想在奥运会上拿金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得就会有失,关键是正确把握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即使想要金钱与权力也无可厚非,只要拿之有理,光明正大即可。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事实上,不论金钱、权力,还是知识、竞技、音乐等等任何领域,能够走上顶峰的人,金钱如盖茨,足球如贝利,体操如李宁者,都是极少数的人。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屈指可数者,后天努力是必须的,先天素质是必要的,机缘巧合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爱迪生的名言: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时,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明白自身的能力,洞悉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这便是积极的人生观。物欲横流,金钱无数,明白以自己的能力可以占有多少,然后在这个范围内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样才会有轻松自在、幸福安乐的生活。

三、因材施教,培育英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人生的前提。因此,当我们教育孩子要全面发展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里也明白,人是不可能全面发展的,正如同文学大家鲁迅先生对于京剧的一窍不通。故而,大家普遍推崇孔子的因材施教。

人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人尚且有困难,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就更难做到了。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成长、成功、成才的指导,需要在老师与家长的帮助下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有所侧重才行。

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有两位大学生,拉斯蒂涅和皮安训,这是《人间喜剧》的重要人物。最终,拉斯蒂涅成为国务大臣,皮安训成为著名医生。并不是这两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俩人都明白自身努力的方向,能够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教育孩子理应如此,一味地追求孩子的高分数并非一定能为孩子打开成功的大门,更多地孩子的未来并不是建立在“分数”上。我们要求孩子门门功课都努力学习,却不是要求孩子门门功课都考满分。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其一是在孩子的全面学习中发现孩子的特长所在,即孩子的“材”到底是什么,以便于因材施教;其二是引导孩子养成努力的习惯,沉淀努力的品质,能在以后所从事的事业中能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四、挑灯苦读,方为正道

拉斯蒂涅的成功带有太多的偶然性,在其思想性格的发展中,鲍赛昂夫人、伏脱冷和高里奥对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与鲍赛昂夫人的关系使拉斯蒂涅接触到了巴黎的上流社会,与高里奥为邻居使拉斯蒂涅接近纽沁根夫人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这些关系被拉斯蒂涅运用的淋漓尽致,才使他有了后来的国务大臣的地位。

与拉斯蒂涅相比,皮安训的成功带有更多的必然性。农村出来的孩子,想成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其实,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自己辛勤努力奋斗的结晶,只是努力的方式与方法不同罢了。皮安训的苦读使其成为名医,这样的成功才是教育孩子努力的正道。

拉斯蒂涅与皮安训,两位大学生,都是农民出身,住在最廉价的伏盖公寓,足见其家庭的贫穷。守护、埋葬高老头可见其人性的善良,走向成功的经历见证了他们忍辱负重的坎坷。其最终的成功是上帝的垂怜,也是个人奋斗的必然。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皮安训,总以他的成功为正道。拉斯蒂涅的成功是巴尔扎克的有意安排,还是他所学的法律专业对其影响所致?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但是,当我们的孩子踏上如此成功之路的时候,我们总会心有不堪。怀着对高里奥两个不孝之女的悲愤之情埋葬了高老头之后,马上到纽沁根夫人家吃饭,这样的举动着实让平常人难以接受。也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

巴尔扎克是伟大的文学家,《高老头》是一部不朽的作品,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教育启示也许并非巴尔扎克的本意,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2年2月9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近不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