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不同层次目标的实现路径|思维导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三)

(2018-05-23 08:15:36)
标签:

课堂教学

分类: 课程与课堂

痛点:路径不清晰

没有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学习全链条进行整体设计,学生对达成目标的路径不清晰,教师的指导难以到位。

在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根据目标达到的程度,可以设计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学习目标的途径、达到目标的基本步骤——“实现路径”,并通过与层次目标对应的练习——基础性、拓展性、挑战性练习加以巩固和强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实现路径的意义

实现路径的设计和实施,对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实现路径设计了预备知识的学习要求和方法,这就为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备知识,拉齐知识基础,完成基础性学习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基础较好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不同层次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实现各自目标的学习方法指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话等途径达成各自的目标。

二是有利于落实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实现路径设计中,教师对不同层次的目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对话学习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指引,为学生每节课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学习提供了详细、具体、明确的指导,从而使新课程理念接上了“地气”,落到了实处。

三是有利于设计课堂整体的流程。实现路径对每节课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都有方法和过程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这个要求,设计课堂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时间,从而简化了课堂流程设计,也是课堂流程设计更符合目标实现的需要。

二、实现路径的特点

1

开放性

开放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的实现路径不同。考虑到语文的人文性较强、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英语的表达性较强的特点,在设计实现路径的时候,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求统一,而是在统一的前提下提倡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适当的变化。二是不同教师课堂实施的实现路径不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擅长特点不尽相同,即使在实施同样的课程时,教师的着眼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内容,依照学生的学情,发挥个性教学,充分实现课程的有效实施。

2

指向性

实现路径的指向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向不同层次目标的达成。实现路径依据学情,围绕各个目标展开,对各个目标的实施要求有初步的预设,对不同目标的实现方法有具体的要求,直指各个层次的目标达成。比如,基础性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拓展性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挑战性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完成。二是指向不同程度的学生目标的达成。由于实现路径对每个层次的目标,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3

有效性

实现路径让学生和老师真真切切感受课堂如何操作。简化、便捷,减掉繁文缛节。例如在高二语文《拿来主义》基础性目标的实现路径包括课前和课前两个,其中课前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和工具,对课文中不懂的字词进行标注,写出每一段落的关键词,并尝试画出思维导图;而课中则包含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小组内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弥补自己预习的不足以及交流思维导图,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正;二是小组内选出最能代表本组学习效果的思维导图,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点评。

同时,对三个目标的设计具有阶梯性、序列性、科学性,且路径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减少了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还如,在高一英语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Period)Language points from Vocabulary and Reading的实现路径是这样设计的:通过“拼图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共同研究语言现象,总结规律——在小组分享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独自完成拓展练习,并在小组内讨论答案——在全班提出疑问,由其他小组成员或教师协助解决问题——运用语言点造句的活动,锻炼学生开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实现路径的设计要领

实现路径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抓住每一个环节学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流程。学生在学完新知后对照实现路径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也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有清晰的判断标准,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了方向。设计实现路径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根据目标要求设计实现路径

“三导”教学设计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相应的实现路径在目标设定基础上也分为三个步骤,即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三个路径设计大不相同。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在设计上,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达成目标。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初步的思考、模仿示例、查找工具书能够在课前通过前置性预习自主完成。主要通过课本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的学习,能够达成基础性目标。而在课堂上,则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基础性练习进行核对,并巩固基本概念。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在设计上,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示例模仿、思考文本、初步解读等途径完成这部分内容。课堂上则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核对和巩固。再通过学生展讲、教师适当指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核心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设计上,课前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程度和能力自主选择完成挑战性练习中的一部分习题或全部习题。课上则通过“小老师”讲解、教师引导的方式,稍难的内容则只公布答案,由“小老师”课后探讨讲解完成。

2

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实现路径

依据不同学科的课标要求和学校学情,每个学科在设计实现路径时,侧重点有所调整。语文的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是,课堂上由“小老师”讲解、教师点拨。在数学每一章节的开篇学习中,可以对照书本的目录,开篇导语,逐字逐句进行分析引导,让学生从整体上模糊了解整章的知识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在英语学习中,采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进行阅读分享,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

根据课型特点设计实现路径

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实现路径的基础上,还需要针对课型的不同,对实现路径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把文本内容和课程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最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英语学科。词汇课型的实现路径设计上主要是抓住“读”、“听”“查”、“讲”、“练”几个关键点进行设计,阅读课型的实现路径主要是抓住“看图预测”、“小组交流”、“角色扮演”、“课文复述”、“课后阅读”等内容进行设计。又如作文教学的实现路径围绕“课前练笔”“相互批改”“了解方法”“展示习作”“适当点拨”等内容进行设计。

作者:房超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