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培训反思
(2016-03-12 17:12:04)| 分类: 学习与培训 |
《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培训反思
商州区黑龙口中学
八月一日至六日,我参加了商州区中小学教学业务管理干部研修班培训,听取了九位教授、专家精彩的学术讲座、报告,受益匪浅。北大博士后李延洲的《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起点政策走向与前瞻》、陕教院梁朝阳主任的《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专题研究》和柞水中学副校长齐泽宏的《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等报告,使我大开了眼界,特别是西安高新第三中学校长巨立宪讲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是我更深层的了解到了他们办学的新思路和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
面对新课改的大浪潮,作为教师我一直在追随着新课改的步伐,但缺少理论的支撑,缺少方法的指导。当我听了巨立宪《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一下子被他的新见解、新理念所吸引。让我的思维更清晰,让我更懂得课堂教学改革的魅力所在。他对我今后教学实践过程将会起到指导作用,为我的课堂教学向更深层次进军奠定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我的收获很多。现就《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谈一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改革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深入人心的一项伟大工程。传统教育是满足了教师的表演,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改革应体现教师的智慧
三、课堂教学改革应促进个性发展
无论课改如何进行,很关键的一点是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要让教师成为“同学”,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课堂上教师思想要解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相信学生、依赖学生、挖掘学生、发展学生,甘当学生的配角、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只有这样,高效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合作探究和互相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课堂教学改革应讲究评价艺术
在高效课堂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首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达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朗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但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机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等。其次,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奖励手段等等。实践证明,在这样一种人人都得到尊重和认可,人人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下,学生的充分发展就会水到渠成。
五、课堂教学改革应重视教学反思
一方面要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要想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只有向西安高新三中那样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总之,通过这次六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断体会、不断反思、不断感悟,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自主、互助、优质、高效”的旋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