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动手制作学具的好处

(2014-02-17 13:55:53)
分类: 教育杂谈

学具,就是学生的学习用具。如数数的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直尺、笔等。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做学具。下午放学回家用捡来的硬纸片,做三角形、立方体,用竹子削小棒等。到学校了,还经常炫耀自己的三角形做得好,小棒削得光滑、大小长短一样。母亲也说:“这孩子!长大了一定是个木匠。”

    今天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可没有做学具的习惯。家庭经济活跃,商店学具繁多,表面看来方便了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另一方面说,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长此以住,还会养成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

    有些学具制作十分简单,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制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必然要思考,这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许多的发明家、科学家不正是从小能手成长起来的吗?我个人认为学生自制学具至少有下面一些好处:

    1.自制学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制作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他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大脑会协调起来共同参与工作。眼、耳、手、脑等器官得到充分训练。同时,注意力集中的品质也会得到充分锻炼。

    2.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制作好一件学具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心情愉快,会主动向身边所有的人“炫耀”。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询问和欣赏过程中,他们的成就感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尤其是这种成功要比演算一道难题来得容易,所以不管是那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做好的可能。故学具的制作能恢复文化成绩的差的学生的自信,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3.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制作学具的过程,描述起来比习题的运算过程要形象、直观得多。故学生很愿意将这个过程同其它同学一起分享。在描述时,学生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语言系统把这个过程描述清楚。由于内心的喜悦,对于人家的提问,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耐心解释。自己的制作如果不够完善、科学的话,内向点的学生,会悄悄去模仿、改进。大方点的,更易虚心接受,甚至会邀同学一起为他完善。因此,学具的制作也有利于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4.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遭受失败与挫折,学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家长与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会反复试验最终取得成功。

    5.能有效地将学生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具制作一般都在课外来做,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他们可以反复捉摸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在把玩自己“作品”时,还会发现问题。他们会进一步去改进自己的“作品”,这样,他们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都会得到充分培养,好奇心也会不断得到满足;他们还会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制作过程中,使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与延伸,甚至会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与经验。

    由此看来,学生自制学具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与途径,不过,家长与老师在学生自制学具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做到可行。学生可以做出来,已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学生无法完成的制作,就尽可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样只会消磨学生的自信心。

    2.要做到因陋就简。对学生制作的材料要求不要太高,尽可能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盒、旧电路板、小木块等。

    3.要注意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在制作与试验的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家长必须及时指出与排除,使他们逐步懂得制作与实验应注意的一般事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