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张译存疑之七
(2023-07-15 10:47:12)| 分类: 随笔 |
《浮生六记》张译存疑之七
原文:(长江初历,大畅襟怀。每晚舟泊后,必小酌船头。)见捕鱼者罾幂不满三尺,孔大约有四寸,铁箍四角,似取易沉。余笑曰:“圣人之教虽曰‘罟不用数’,而如此之大孔小罾,焉能有获?”秀峰曰;“此专为网鯾鱼设也。”见其系以长绠,忽起忽落,似探鱼之有无。末几,急挽出水,已有鯾鱼枷罾孔而起矣。余始喟然曰:“可知一己之见,未可测其奥妙。”(见189—190页)
张译:……见捕鱼的人们所用的罾幂,大小不满三尺,孔大约只有四寸,用铁箍四角,看上去很容易沉下去。我就笑道:“圣人虽然教导我们‘罟不用数’,可是这样的大孔小罾,怎么能捕到鱼呢?”秀峰解释道:“这是专门为了网鳊鱼所设计的。”我见船夫把鱼罾绑上长绠绳,在水里沉浮,忽起忽落,似乎是在探测水里有没有鱼。不一会儿,急速将鱼罾挽出水来,已经有一条鳊鱼被枷在罾孔里起来了。我这才感叹道:“我的寡见,还不足以领会到其中奥妙啊。”(见093页)
此译有三处不当:
其一,将“孔大约有四寸”译作“孔大约只有四寸”。“罾幂”是一种捕鱼的网具。就“不满三尺”的“罾幂”而言,“四寸”的网眼已不可谓小,故不能说“只有”四寸。后文“如此之大孔小罾”已明确表明对不满三尺的“小罾”而言,四寸的孔已经算是“大”了。
其二,将“似取易沉”译作“看上去很容易沉下去”。“似取”是作者对“罾幂不满三尺,孔大约有四寸,铁箍四角”这种独特构造之原因的推测。译为“好像是为了让鱼网更容易沉下去”比较合适。
其三,将“一己之见”译作“我的寡见”。此处的“一己”泛指“一个人”而非“我”。原以为“如此之大孔小罾”,很难有渔获(焉能有获?),可不久就有“鯾鱼枷罾孔而起”。这一事实使“我”深有感触:一个人的成见往往是片面的、有局限的。这里的“喟然”感叹,不仅仅是否定了自己先前的“一己之见”,更是由此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认识与感悟。此情境恰如王安石未能在褒禅山之“后洞”“极夫游之乐”的切肤之痛,故而才有了“于是余有叹焉”的整段议论。此叹已不是就事论事了,而是由游“后洞”的经历引发对一般事例的阐发。沈复不愧为散文高手,妙于“记”,精于“议”,且将两者经营得天衣无缝。如由前文之记游继而慨叹“苟生于盛世而仍居僻壤,安得此游观哉”等即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