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六记》张译存疑之六

(2023-07-01 08:42:21)
分类: 随笔
《浮生六记》张译存疑之六
原文:(至甲子三月,接青君信,知吾父有病。即欲归苏,又恐触旧忿。正趑趄观望间,复接青君信,始痛悉吾父业已辞世。刺骨痛心,呼天莫及。无暇他计,即星夜驰归,触首灵前,哀号流血。呜呼!吾父一生辛苦,奔走于外。生余不肖,既少承欢膝下,又未侍药床前,不孝之罪何可逭哉!)吾母见余哭,曰:“汝何此日始归耶?”余曰:“儿之归,幸得青君孙女信也。”吾母目余弟妇,遂默然。(余入幕守灵至七,终无一人以家事告,以丧事商者。余自问人子之道已缺,故亦无颜询问。)(见175页)
张译:……我母亲见我哭,便问:“你怎么今天才回来呢?”我道:“儿子这次回来,还幸亏了您青君孙女给我写了信啊。”我母亲看着我弟媳妇,于是默然。(见070页)
此处将“吾母目余弟妇”的“目”译作“看着”不当,“目”的意思是“使眼色”。这个句子的意思应该是:我母亲向着我弟媳给我递眼色。
“目”之“递眼色、使眼色”义为古文中常见,如:
吕公因目留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
——国人在路上遇到没有谁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老人用眼神示意先生拿匕首刺杀狼。
那么母亲为什么要给“我”使眼色呢?或许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父亲辞世,在男权社会理应由弟弟通知“我”,而“我”竟是从自己已做了“童媳”的女儿青君——一个外姓人处获悉噩耗。母亲问“汝何此日始归耶”,似有对“我”归迟的埋怨。她用眼神安慰“我”:这话不是针对你,而是说给你弟媳听的——他们不该在父亲“有病”“辞世”的第一时间通知你,不该如此无视你的存在。
二、母亲怕在场的弟媳从“我”与她的对话中听出对弟弟的埋怨,担心再添家庭矛盾,故用眼神示意我:点到为止,不必多说。
三、弟弟与“我”之间有嫌隙,而母亲与弟弟、弟媳朝夕相处,她用眼神告诉“我”:她故意让弟媳感觉到她对“我”归迟有埋怨、不满,是为了表明不偏袒“我”、为了平衡各方关系,自己其实对“我”并没有埋怨与不满,让“我”不要介意。
一个“目”字,活化了一位令人泪目的慈母形象!
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道德经116
后一篇:道德经11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