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狂人日记》
(2021-09-29 21:05:38)分类: 随笔 |
陈独秀与《狂人日记》
金心异,就是钱玄同!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科普百科网》)
请注意,“自第四卷第一号起”,“采取集议制度,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而《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
可见,《狂人日记》的发排是编辑会的集体决定。而且陈独秀的意见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他“负总责”。钱玄同应该是《新青年》与鲁迅间的联系人。
据江婴的《鲁迅与〈新青年〉》一文披露:“1918年4月2日,鲁迅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约在4月5日晚交给了到访的钱玄同与刘半农。钱、刘二人初读之下,如获至宝。第二天稿子送到编辑所,陈独秀也拍案叫绝。”
因而《觉醒年代》的如下演绎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八集:陈独秀与钱玄同边走边聊。陈独秀有意招收有识之士到《新年青》杂志社任职,钱玄同向陈独秀推荐周树人。陈独秀听过周树人的大名,求之不得。
第九集: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安排下,陈独秀与周树人终于见面。蔡元培聘任周树人来北大兼职,陈独秀邀约他到《新青年》当同人编辑。得到周树人的允诺,陈独秀大笑而去。
第十三集:听了周树人的高谈阔论,陈独秀深以为然,向周树人表达敬意,并提醒他既然看清了社会现状,就应该写文章对症下药,唤醒麻木的国人。周树人同意写文章,令李大钊等激动万分。
第十五集:钱玄同进入房间,看见周树人躺在地板上,顿时慌了神。当得知周树人刚创作完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激动万分……《新青年》编辑部同仁阅读《狂人日记》,无不拍手叫好。陈独秀情不自禁大声朗读其中语句。
1920年3月11日,陈独秀在致周作人信中说:“我们很盼望豫才先生为《新青年》创作小说,请先生告诉他。”8月22日,在致周作人信中说:“鲁迅兄做的小说,我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9月28日又在致周作人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和豫才、玄同二位有功夫都写点来。豫才兄做的小说实在有集拢来重印的价值,请你问他倘若以为然,可就《新潮》《新青年》剪下处自加订正,寄来付印。”鲁迅正是采纳了陈独秀的建议,集拢了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十四篇短篇小说,编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于1923年8月出版。
1933年3月,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写道:“《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迄1921年8月1日九卷四号止,鲁迅在《新青年》共发表小说、诗歌、杂文、译文、通讯等50余篇。特别是其中的5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风波》《故乡》,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文学巨匠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