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程导入技巧与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2012-03-12 11:29:22)
学 |
英语 |
课题名称 |
初中英语新课程导入技巧与方法研究 |
负责人 |
杜群芳 |
课题成员 |
徐睿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动就能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它对于一节课来说有着其它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思想高度集中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形成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学习任务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使课文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是个值得研讨的课题。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英语课导入。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端设计的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沟通情感、明确目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程序。导入往往在新课开始之前,有时也可以在某一教学阶段之前。教师创设语言情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感知新语言现象,形成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学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关键在于导入,只要导入得法,就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精彩的导入还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等待新课的到来。另外,新课的导入总是建立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之上。因此,导入起着联结知识的作用。导入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又是师生沟通情感的过程,师生的情感会在导入过程中得到交流和升华。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质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更需要兴趣作为最重要的动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显得极其重要。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生疑激趣,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此课题研究内容:1)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提问(杜群芳负责) 2)情景导入在新课程中的运用(徐睿负责)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此课题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成果借鉴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借鉴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经验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深入学习《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熟悉所教学生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积极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 3、经验总结法 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不断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及时总结积累、注重研究对比,探求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和技巧,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课题研究时间为10个月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 根据教学实际,通过听课、与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探讨,制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及研究任务,拟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2年4月—2012年11月) 一、(2012年4月—2012年9月) 1、教师做好课题实验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参与课题的教师要明确课题实验研究的中心内容,围绕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与技巧这个中心,每节课设计自己的课堂导入方式。做好参与实验学生的记录工作,并制定自己参与实验的预期目标。 2、了解掌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小测验、座谈会、个别交流等方式,从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具体了解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并进行分析、分类,结合课题内容确定初期实验的基本思路。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3、研究教材,共同备课 根据实验课题研究方案要求,全面仔细阅读教材,加强研讨。实验教师要以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与技巧为中心,关注设计自己的课堂导入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4、定期研讨 采用同课异构方式开展研讨工作,对形式各异的课堂导入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班级历次成绩及教师授课情况,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研讨会,对前期实验情况进行回顾,找出优点,分析不足,为后半期矫正课题实验思路提供依据。 二、(2012年10月—2012年11月) 1、反思矫正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反思,围绕课题研究,从教法及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进行研讨,肯定成绩的同时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 2、召开学生座谈会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学生对英语课堂导入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思路。 3、成果延伸 通过课堂反复实践,多次进行反思研讨,在研究成果方面与同年级教师达成共识,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4、阶段性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同年级非实验班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在全组上研讨课等形式,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阶段性实验研究小结材料。 5、数据收集及实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各种实验数据,做好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记录,为课题结题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及验收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实验总结。通过近10个月时间的实验研究,总结实验成果。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教学设计、教育教学叙事,负责教师撰写结题报告并汇总论文集。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通过对初中英语新课程导入技巧与方法研究使老师强化“导入的过程是为新内容的呈现搭桥铺路的过程,是引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课题、任务和要求的过程”这一理念并认识到良好的导入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呈现的语言材料。在上课开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促进英语教师掌握课堂导入艺术并加以巧妙地运用,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成果呈现为1、结题报告2、论文 3、教学设计4、教学案例5、课件 6、教育教学叙事,同时选择部分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步在较大范围内交流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