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诗书画三绝陆曙轮——品读园林26

标签:
吴文化旅游锦溪古镇陆曙轮 |
分类: 园林类 |
诗书画三绝陆曙轮——品读园林26
昆山锦溪古镇,原名陈墓。因南宋高宗南渡到这里,有一位姓陈的妃子病亡于此,因而建水冢造佛院而形成古镇。改革开放之后改为锦溪镇。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锦溪镇,虽然没有西塘、乌镇、南浔、同里、周庄、甪直那样的声名显赫,但也不差多少。除了他的博物馆之乡名震四方之外,还有一个很多人不太注意的名人故居,那就是柿园。
走近柿园首先看到的是大门上的砖匾“怀桔遗风”四字,乃是咸丰三年彭蕴章所题。这就引起了注意,这岂不是陆氏家族的遗址?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陆绩有此典故,被列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难道说柿园是其后代的住处?走进柿园,进入大厅是一所普通的厅堂“片石山房”,厅建于同治年间,匾为现代书法家瓦翁所题。再看介绍,才知道这柿园是近代著名画家、围棋国手陆曙轮先生故居。厅堂内都是陆老先生的书画遗作,风韵十分古朴,直追明四家遗风。转入厅后,有一个小小的院落。亭子走廊树木花草,特别是那个亭子,虽说并不奇特,但亭内所挂置的楹联横匾却值得一读:清代伊秉绶的楹联“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指唐人韦应物 、 柳宗元,宋人欧阳修和梅尧臣)中间是郑板桥的木雕磨漆竹子画,横匾是文征明的“清风徐来”行书,酣畅淋漓,笔走龙蛇。
柿园位于锦溪镇古镇区德求堂内,附近居民大都姓陆,传说是陆龟蒙的后人。据说陆老先先生过去在柿园内留下了8棵柿子树,因而名为柿园。此柿树木质色泽红润,质量比红木还重。后人为了结婚打家具,砍掉了几棵。柿园现在是已故陆曙轮先生和他的次子陆家衡先生的书画艺术陈列馆。院子原来有三进,现在只剩下了一间堂屋和一个小小的院子。可即使如许方寸之地,回廊、假山和鱼池也一应俱全。如同一个袖珍的江南园林。掩映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中的陆曙轮先生的故居柿园,也成为锦溪古镇“博物馆之乡”的新的一景。
陆曙轮老先生(1900-1980年),出身于昆山锦溪镇。原名纪,字序轮、曙轮,后以字行,号纵化客、残道人、柿园老人等。他之所以工诗文、金石书画,擅奕能成为一代大师,得益于他的身世和专注发愤。这一点对我们是极有启示,也最有历史价值的。陆曙轮他的祖父陆蔼人为清同治年间举人,父亲陆凤章博学经史,精通音律,民国间在苏州策办私熟,广收门人弟子。到陆曙轮出生时家道已经远不如前,田产也逐年变卖。9岁那年陆曙轮随父亲迁居苏州,进吴县第一高小学习,成绩优异。但陆曙轮由于先天声带残疾,父亲便以为此儿无培养前途,高小后就让陆曙轮缀学在家,而另选其兄弟陆偕笏倾资送往日本留学。陆曙轮受此刺激发愤学习,自学文学诗词、金石书画,终于成为“诗书画三绝”。
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天才少年吴清源在日本围棋宗师濑越宪作引荐到日本学棋,从此出现了围棋革命性的演变,突显了神话一般的传奇棋圣吴清源。而当年引荐吴清源的一代日本围棋宗师濑越宪作,曾经评点中国高水平的棋手仅有10人。这十人可称为中国国手,其中就有陈墓陆曙轮先生。从此可见陆曙轮之围棋国手名号在近百年之前已有定论。
苏州棋院院长章德辉是一位6段高手,文革中他在昆山插队,曾专门到陈墓拜访过陆曙轮老先生。章德辉被认为是陆曙轮老先生的得意弟子,后多次获得江苏省围棋冠军并入选过围棋国家队。
陆曙轮先生除了被称为围棋国手之外,书法也是自成一绝。他的隶书宽博浑厚,行草则随意天真。晚年潜心北碑,逆涩用笔,而又自成一家。工画,善弈,长于诗词古文。陆曙轮先生也曾执教于苏州沦浪美术专科学校,所作山水画有元人气息。1937年他的作品《秋山萧寺图》曾和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等书画大家的作品一起入选“全国美展”。《秋山萧寺图》,笔墨不多,却高雅脱俗。淡而实腴,外虚内盈,得元人神韵,极尽自然之妙,氤氲造化之气,大有“隐约楼台人不到,隔溪唯听数声钟”的诗情画意。六十年代初,当时声名赫赫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在陈墓镇会晤了比他年长七岁的陆曙轮。当他看到陆先生的山水画时,十分惊讶小镇上竟有如此精妙的笔墨,不由得啧啧称赞,认为这已是第一流的水平,可与当世任何名家相媲美。事后,李可染教授才知道,这位陆曙轮就是二十多年和自己一起入选过“1937年第二届全国美展”的陆纪先生。
风流人物早已作古,但困苦患难之中能发奋图强、逆境而上之精神,却永远能鞭策后人,成为小镇的一段风景。以此为记!
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