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015-09-04 14:36:41)
标签:

吴文化

灵岩山

佛日巌

摩崖

分类: 木渎镇

佛日岩和灵岩山摩崖

早就听说佛日岩这个摩崖石刻了,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俞友清著作《灵岩山志》上,就记载有很多灵岩山摩崖石刻。其中就写到“佛日岩由琴台西南下,石壁峭拔,上镌‘佛日岩’三字。稍东石上有‘灵岩’二大字,颇雄伟。均不知何代何人之手笔也。(佛日岩下,旧有披云台,宋苏轼题字,今其遗迹无。望月台同在佛日岩下,遗迹亦无有者。今寺刻字石上,以志其址。)”

后来有同好探索石崖,找到“佛日巌”摩崖石刻,并且告知说,在琴台之下很好找的。我为此在山顶周围找,可以说踏遍了琴台周围的所有山崖,也没有看到这三个字。后来我猜想此摩崖只能在琴台下面那个塔院内,也就是佛教徒火化、放骨灰的地方。但是为什么找到佛日巌的人始终不肯说清楚呢?对我这样的后知后觉者,确实是十分的迷茫。我并不是一个厚古薄今的人,虽然也很看重古迹遗址,但更注重于历史的演变。看得到看不到古迹还是遗址,并不是很重要,历史始终在一切都有缘。

今年夏天的一次上灵岩山,一个人随意走到后山,突然想到进塔院,去看看佛日巌究竟在否?塔院大门紧闭,从东首的一个小门推门进去,有一种探险的感觉。门内右手边据说就是架火烧尸体的地方,隔着一个院子是一间旧屋,有一位光头老人坐在屋里。好象是看守塔院的,阻止好奇之人进出。我先与老人打招呼,说明来此的原因。老人居然同意我进去。并说出来要关好门的。我就拐弯走进一个门。里面又是一个小小的院子,南面是供奉菩萨的地方,好象是给死者家属进香烧化的地方。北面是一间屋,好象是烧饭的地方,有一位垂垂老者,耳背,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口音的人。我问他“佛日巌”摩崖在何处?他始终没有弄清,只是让我去问出家人。我周围一圈房屋门窗不少,但都紧闭着,也找不到一个出家人。看样子大门口的光头老人和烧饭的老人都不是出家人。他们或许是寺院的义工?也是出家人的辅助工,就像警察有辅警,博物馆有志愿者一样。

我在塔院中四处乱找,很多门户但都关着,弯弯曲曲,也不知道究竟怎么才能进入北面的悬崖边。这时正巧从外面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和尚,我就向他打听。这位和尚相当客气,听说我是为了上课之用要找摩崖,就带我出门去找塔院的管事和尚。一出塔院,在后山的路上就看到哪位管事和尚,兴致正浓正在锻炼身体。听我一说,就回答说:“你找看门的就行,不需要我去。我去了反而不好,会给看门的难堪”。但那位光头老人性子很急,我多问了几句他就是不肯带我进去。正在我束手无策感到十分为难之时,还是那位年轻和尚,再一次带领我进了塔院。走过弯弯曲曲的弄堂,打开三道门,才来到塔院的北面一块空地。哪里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旁边十几米高的悬崖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佛日巌”。

佛日巌究竟是什么时代什么人刻在哪里的?志书上毕竟没有记载,摩崖上也没有落款。我只能拍了几张照片,谢了那位领我进入的和尚就出了塔院。这三个摩崖石刻“佛日巌”文字,估计时代也很久了。俞友清居然把它与苏轼题词的披云、望月二台相提并论,说不定也是宋代的遗物流传于今。灵岩山有很多摩崖石刻,不但有明清的,更有宋元之前的,这在苏州应该是比较久远的遗物。

《灵岩山志》还记载:石之奇巧者十有八:石鼓二,石射堋、醉僧石、石鼍,寿星石、佛日岩、披云望日二台,石楼、袈裟石、石髻、石城、灵芝石、石马、槎头石、献花石、藏经石幢、猫儿石,惟灵芝石为最,故名灵岩。此记足补志之所未备。(录《吴县志》)

灵岩旧传十八景为:石鼓、石射堋、醉僧石、石鼍、寿星石、佛日岩、披云台、望月台、石楼、袈裟石、石髻、石城、灵芝石、石马、槎头石、献花石、藏经石幢、猫儿石。

琴台 在山之绝顶。王鏊书“琴台”二大字于石面。相传西子曾鼓琴于此。四角之孔,乃当年立柱张幔所用。旧有偃松,在台下,甚奇,今不存。旁有石痕深然,土人谓西子之足迹。思之亦复可笑。

滕家祥 佛日岩诗:“旁晚重寻佛日岩,仰看峭拔出松杉。老僧更立琴台上,绝境层层自隔凡。

清金兰 醉僧石诗:‘何必长髭请点睛,石头功德已图成。吴宫自见西施后,醉眼昏昏过一生’

时代变化如此,也难免现代人要怀念古迹。但是历史就这样后浪推前浪,层层叠叠,一个时代覆盖着过去的一个时代。我们既不能否定历史的这种运动,但也不可以忘却被遮盖的过去。

《灵岩山志》成书于民国,那时尚有这些遗迹,如今呢?历史的冲刷和覆盖很多东西已经不多见了。这样一想,藏在塔院中的“佛日巌”也就可以理解了!

2015-09-04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灵岩山醉罗汉石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灵岩山绝顶——琴台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从灵岩山到白马涧的山间小道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位于塔院里面的“佛日巌”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塔院边门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塔院边门和火化烟囱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灵岩山塔院大门紧闭着,

252、佛日岩和灵岩摩崖——吴地拾贝之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