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2014-10-30 11:40:44)
标签:

苏州吴文化

东山

平岭

长圻

分类: 东山岛

从平岭到长圻岭

    我从东山老街沿着莫里中学墙边上山,经法海坞上平岭古道。一路上平岭古道渺无人烟,古道顶上风清气朗。站在山顶视野豁然开朗,太湖浩淼,湖边古村星布。这一切,实在是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所不多见的。

    据资料介绍,平岭山道自天井湾至周湾、尚锦村是清末所筑。砖石路面,局部已经损坏。平岭古道上有真胜庵,隋唐年间建,明弘治间重修,后废。今尚存明代少傅王鏊所书“真胜庵”三个石刻大字。在平岭上还有灵官殿,清顺治间白沙吴国章建。雍正间席永勋重建前殿,今有残存。

    而今我上平岭古道,在平岭最高处疑有一旧建遗址,不知是否是“真胜庵”?还是“灵官殿”?遗迹只是一段石墙,我仔细反复走了几遍。石墙足有90多步长短,大概合60米光景距离,所含范围大概有一所小小的庵堂面积。石墙往北拐弯向上继续延伸,被消防通道拦腰截断。至于史志上记载王鏊所书“真胜庵”三字,因为山上碰不到人可以打听,也就无从寻找。

    平岭古道隋唐时期既然就有道观庵堂,证明那时候古道已经存在,且是后山农民进镇必走之道。现在还可以看到的,是此古道中段上有一简陋的歇凉亭,式样与俞坞进镇的歇凉亭相仿。凉亭前后相通两个门,亭中两旁有石条供上下山之人休息乘凉之用。只是此歇凉亭门首没有石雕,更没有文字,显得更为朴素而简陋。整条平岭古道用青砖、也用碎石块砌成,有的地段已经改为水泥铺设。这是各时代遗留下的修筑痕迹,进一步证明此古道历史悠久。平岭通向后山是一条长长的林荫小道。小道不但可通古尚锦村,中间还有路可下到白沙、头图、周湾等古村落。这说明此古道在后山的巨大作用。

    走完平岭古道之后,我又去了长圻三山岛码头。在通往长圻码头的629公交车上,挤满了游客。从首末站出发至终点,一路上几乎没有人半途下车。全部游客都是前往长圻码头,匆忙赶乘汽艇去三山岛游览。我是唯一停留在长圻村,没有上船去三山岛的人。长圻村实际上包含三个自然村落,西面是西巷,北面是湾里,靠东的是寺前。因为长圻码头的开启和游客的蜂拥,本来几无游客的长圻变成一个繁华的乡村景点,也是游客前往三山岛的中转站。村里已经在筹划一系列旅游方案,台湾商人也已经立足此地,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全新的娱乐、餐饮、住宿的场所。村子里墙面也绘上了图案,色彩鲜明,时尚。街道也搞得很整洁,希望给游客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村头有了第一家农家乐,主人领着我察看了农家乐房间以及各种设置。村民们充满着期待,希望这里改变模样变得富足和优美。但同时也有不少的村民,担心旅游会给他们平静的生活带来未知的破坏。

    我只是在村中转了一圈,与几位村民聊了一下,就直接往西翻越长圻岭,进入南望村。南望村与北望村一样,传说是春秋吴国时代的太湖前哨。吴王专门在此设置望楼驻扎军队,监视越国的动态,所以留下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南望和北望。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过去长圻岭上左右各有一个寺庙,西面的叫南望庙,东面的叫做圻垅殿。常年村民们会来山上烧香祭祀,如今已经没有遗迹可寻。我顺着村道继续向东经过塔头村,之后再走到岭下古村。村子里有一棵罕见的古银杏,标牌上注明是2000年,古树明显是一级文物。但回家后查遍东山志,也没有找到有2000年的古银杏。究竟是方志的遗漏还是新的发现,都是十分的可疑。这棵树确实相当老,树干中央全部空洞,只剩下部分外皮在苦苦的支撑。但是树依然活着,满株的树叶已近秋霜,开始变得发黄了。其生命力的旺盛,真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比拟的。

    出了岭下村继续往东可以直达轩辕宫了,但是村民遥指前方,告诉我附近就是华侨公墓。我也就乘兴继续上山,寻找共和国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墓地。墓地非常简朴,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雄伟高大。墓是乔与原配夫人龚澎的合葬墓,记得看过的文章,曾介绍乔落葬苏州的一段曲折的经过。现在看到的与文章中的说法大相径庭,看来落葬之后还有很多故事。所谓盖棺定论、入土为安这些常态,对于名人来说也许并不完全适用。是为记!

2014-10-30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东山长圻西巷古村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长圻西巷墙角图案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西巷村墙上图案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农舍窗台上的图案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正在美化的西巷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活动室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西巷村第一家农家乐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华侨公墓杨湾墓区乔冠华的墓地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岭下古村的旧房和村民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岭下村有2000年历史的古银杏树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2000年的古银杏树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古树的树干已空,只剩下树皮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东山老街口的新建石牌坊“莫里阛阓”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岭下村的几十年前的生产队办公室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民国丙寅年的古井在东山老街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平岭古道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平岭古道部分砖砌的路面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平岭古道上的歇凉亭内部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平岭古道歇凉亭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平岭古道部分碎石砌的路面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平岭古道顶山的遗迹石墙,疑为古庙所在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站在古道上所看到的太湖和白沙村
222、从平岭到长圻岭——游缘管见之23
从长圻村远望三山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