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2013-01-27 16:54:26)
标签:

枫桥文化

谢宴岭

吴文化

走读苏州

分类: 虎丘新区

谢宴岭今安在?

    我们常常会在史志上看到苏州有很多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谢宴岭就是其中一个。如今经过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化,谢宴岭还在吗?

    据文献记载,支英山的北端与高景山相连处为谢宴岭,历史悠久,风景迤逦。夫差二年(前494),吴国起兵攻越,越国兵败,越王勾践请降,与大夫范蠡同到吴国,为吴王饲养马匹。期间受尽欺凌折磨,饱尝亡国之苦。有时,他们放马到马涧,碰到风雨交加的日子,当地百姓怜悯他们,帮助收管马匹。勾践、范蠡熬过3年的奴役生活后,得到了吴王夫差的赦免。传说回越国前,在高景山和大禹山中岭顶平坦之地,摆酒答谢帮助过他们的百姓,此岭也就被称为谢宴岭。谢宴岭有时又被写成斜月岭,但都是指同一山岭。

    几年来我们爬山中往往攀登此山,在山顶上遥看四周颇有登高临下的感觉。谢宴岭实际上是高景山和大禹山之间的一块山腰平地,古代山之西部如白马涧、东山湾、西山郎的村民进枫桥镇或者进城,都需要翻越高山,交通实在不便。因此年深日久在比较低平的山谷中走出了一条乡间小道,这就是谢宴岭。谢宴岭上山顶平地上有一所小庙,又称做城隍庙。此庙建在大禹山和高景山相连的谢宴岭顶端的高景山一边,庙建于何年不详。庙中供奉的塑像被称为西府城隍,当地人又称他为王老阿爹,是主管枫桥这一带的神。据说来此烧香的人很多,不但有附近村民,而且还有昆山上海的大批香客,乘包车前来,热闹之处自不必说。高景山城隍庙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被拆除,后因开山采石,连庙址基础也被铲除。80年代村民香客就在山的东北方半山坡搭起简陋的庙房,1985年政府治安部门组织人力予以拆除,后再建再拆,经两次反复。至2000年依然又建起了6间庙房,以供香火。据李根源的访古记中说谢宴岭上另有一个紫云庵,但至今过了近百年已经不见踪影。

    我去谢宴岭之时,看到了谢宴岭城隍庙里有一对夫妇,70多岁了,仍然不倦地管理着这个小庙。庙的空地上插着一面红旗,上有一个王字。两位老人在这里修缮破庙,安营扎寨,几次被政府取缔,照样以残烛之年对抗着,维系着自己心中的追求。是耶非耶我也无权去评论,但这种执着的精神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谢宴岭的西部山坡早已经被开挖成了悬崖绝壁,过去从西部上山的路径早已不存,只乘下东面上山的一段老路还在。小小的城隍庙孤苦伶仃地在悬崖上苟延残喘,使我联想起那些被拆迁而顶牛不走的楼房,孤零零地竖在四周一片废墟之中。这样的空间何其像也,岌岌危哉谢宴岭!

    从谢宴岭继续向南上山,我们就能走上高度在115米的大禹山顶。大禹山顶虽然比南面的支英山主峰钟峰岭要低一点,但是这里四周山势相连,往南层翠叠嶂,一座座的山峰一道道的山脊如青翠的屏风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往西看,山下是一个很深的山坞,南面毗邻着东山湾。但看那山坞的左右两旁是两条长长的山脉,就像是两道手臂向前伸展,其势可叹,其境可观!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那里风水特好!那里有明代著名名士王穉登的墓地,但李根源当年没有找到他的墓。往东面看是枫桥镇的开山村,一片新的建筑。北面隔着华山路是肖家湾和高景山遥遥相望,过去的那种山势连绵的野茫茫的气象在北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禹山顶都是那种天然的花岗岩,裸露出原生态的本色,更有千万年来的风霜雨雪日晒冰凌,岩石上形成条条岩纹,十分的可爱。

    从大禹山再往南走,就是著名的支英山主峰,大概高度在140多米的钟峰岭。钟峰岭又被称为观音山,那里可以分为北峰、中峰、南峰。钟峰岭的西坡是一个山坞,有的说那就是金盆坞,再往西就是龙池风景区。就在金盆坞的中间,也就是钟峰岭西坡有南宋资政殿大学士魏了翁墓。魏了翁是四川邛州浦江人,字华文,历任兵部郎中、工部侍郎、礼部尚书。墓原来规模极大,神道长100米,有神道碑及石牌坊,现只乘下一个墓冢。1986年3月公布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支英山的东面那是枫桥镇的支英村。村北就是被村民叫做肚皮山的小山包,圆圆的被厂区和村房所包围,真像人的肚皮裸露着朝向天际。历史上支英山钟峰岭一带密集了很多的禅院寺庵、皇家行宫和隐士修行之所,所以又被称之为小上方山,至今我们只能见到东坡的中峰寺,山脚下的观音禅寺以及南坡寒山岭的法螺寺。明代赵宧光留下的众多遗迹大多数被岁月所湮灭,只有千尺雪和王穉登的诗句石刻还在。

    苏州枫桥镇域的这一支硎山系,从北往南依次为高景山、谢宴岭、大禹山、钟峰岭、肚皮山、小上方山,直到最南面的寒山岭。整个山系与南面的天平山遥遥相望。此山系虽然不高,但山多林深,历来是高士隐居,禅家修行的好去处。虽然多年来被开山毁之甚多,但如今景色依然宜人可观。但愿苏州能保存这一山野之处,能容纳修行和休闲之人前来倘佯光顾,是为幸矣。谢宴岭,但愿你能永远地伴随苏州的子孙后代!

2013-01-27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谢宴岭东坡上山老路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从东坡可以上谢宴岭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处在山顶平台上的谢宴岭城隍庙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这个城隍庙是新由村里农民自筹资金建造的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城隍庙的西边就是几十丈深的山宕绝壁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从山下看,谢宴岭城隍庙高悬在绝壁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谢宴岭城隍庙北面就是华山路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城隍庙高插一面写着“王”字样的红旗,是否就是说明这个城隍就是王阿爹呢?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上山路正对着城隍庙大门,门旁还写着“谢宴岭 门票二元”,但是没有收我们门票。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孤独地看守谢宴岭城隍庙的老夫妻,告诉我这个庙是她一砖一瓦不容易建筑起来的。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如今的大殿里供奉着城隍爷王阿爹以及他的几个儿子儿媳。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大殿门口的横匾:悟须菩提养心殿。有点像寺,也有点像庙。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这是支英山顶上看到的疑是土墩石室的古代墓穴,已经被挖掘过。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大禹山顶的花岗石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天然的花岗岩山顶,裸露出大自然最完美的一面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也有人人在登山休闲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被风化的花岗石山顶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站在大禹山顶遥望南面群山峰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与当年支遁大师看到的形似磨刀石的花岗岩是否相同?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登临送目,风光无限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南方的冬天,一切都很美!虽然空气最近几天并不好,能见度差一点。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远看群山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站在支英山顶向东看,那里是支英村的肚皮山,与支英山隔一条公路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疑是被挖开的土墩石室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规模更大的疑是土墩石室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造化弄成的巨石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传说中的苍公塔基应该就在这里附近,但如今没有一点痕迹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建于东晋的支硎古刹,现在的观音寺就在面前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又是一个雄伟的古寺横空在支英山,这就是中峰寺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中峰讲院晓庵法师之碑,清代康熙年间的遗物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康熙石刻碑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苏州中峰山藏雪大师塔铭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小上方山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正在复绿之中的支英山坡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远看宋魏了翁墓地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魏了翁墓地的文保单位标志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寒山岭东南处的法螺寺,原处是皇宫岭旧址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寒山岭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寒山摩崖石刻是苏州珍贵的文物

146、谢宴岭今安在——悠游偶遇之8

寒山岭明代赵宧光亲笔题留的摩崖石刻“千尺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