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渡口 |
公元2005年,颇不平静。
有人说是改革转折年,有人说是博客元年,还有人说是超级娱乐年……,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的表述的需要,把2005如同自己手中的面团揉成不同形状。但,2005年,已经成为过去,在一日千里的网络时代,已经成为纸堆中的文字。我曾经和msn一个朋友开玩笑说,2005是浙江网人年。从年初的天桥收购新浪,到中期马云和杨志远让人一时云雾的你婚我嫁,再到年终元庆的走马换帅闪电一击,浙江网人绝对主导了这场信息时代的眼球秀。而博客网的方博整整一年一直处在IT业界的口水之中浮沉,内部员工的反水让人颇让人心生感慨江湖无常人心险恶。
如果把网络界的2005年比作春秋,那么2006年就是战国.如果,在05年两军对垒之时,先等双方摆好阵势,然后,主将拍马阵前通名报姓厮杀一番以定胜负;那么在06年,对方绝对会趁你阵形未稳之际大军掩杀过来,至于你的名字,爱谁谁。在可以预见的这一年,关于埋伏战、突袭战、遭遇战会层出不穷,一场PK乱战大戏即将开幕,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搬着板凳坐下并擦亮眼镜。
江湖乱战之一:过度满足的搜索市场
这是个火药桶。我们甚至已经明显的闻到了火药的味道。
从年前开始到现在尚未了结的中搜和雅虎搜索的口水官司,到最近Google、百度、雅虎中国步调出奇的一致产品推介动作――Baidu推出baidu国学,google就有google scoglar,雅虎中国推出知识堂,三大搜索引擎的局部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
搜索市场领域是块肥肉,但也是块被过度饱和的市场。
Google、baidu、yahoo中国构成了搜索领域的第一集团军,在技术力量和市场份额上三巨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新浪爱问、sohu搜狗、出身慧聪的中搜构成了第二集团军,各自凭借自己或多或少或真或假的差异化占据了一席之地;如qunar、uoko的旅游比价搜索、搜职网的招聘信息搜索等等行业垂直行搜索构成了搜索领域的第三集团军,凭借某个优势点在垂直性行业内坚持着渴望着迷茫着。
做搜索的人有两个迷信。第一,迷信自己的搜索技术,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技术是最好的。第二,迷信搜索市场的巨大,1亿多的网民和几千万的中小企业是他们坚持给自己画饼的毛笔。客观的讲,搜索市场已经到此为至,搜索市场的混战,是第一集团三巨头之间的PK,甚至没有爱问、搜狗、网络猪什么事,更无论第三集团内的行业垂直性小搜索引擎。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命运就是被三巨头收购,从这一点上讲,他们的命运或者比第二集团要好的多。新浪的爱问、sohu的搜狗甚至中搜的网络猪,他们被收购的成本和风险都太高,对于收购和被收购的双方而言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他们唯一的命运就是维持、维持、再维持,等着别人犯错误或者等着自己的无疾而终。
这个市场过度饱和了。
这种饱和不仅仅是指在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指对于目标群体而言的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对于信息的需求,在搜索时间和内容丰富程度而言,有一个临界值,过了这个临界值,再便捷的搜索和丰富的内容,对目标群体而言价值已经等于零。就比如,你吃饱了猪肉之后,给你上来的猴头燕窝一样。目标群体的需求是阶段性的,在阶段性满足后,惰性的习惯使我懒的去尝试新的搜索引擎。Google和baidu已经足够满足我的需求,请给我一个使用你的产品的理由?yahoo160亿的网页内容库对于目标群体而言,相比google80亿的网页内容库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不要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智慧,不要被google一千亿市值的前景诱惑,无论google还是baidu都是不可复制。不是他们的模式和技术,而是机遇,千载难逢的机遇。你的技术和模式可能比baidu还要好,你的运营能力和人格魅力也可能比李彦宏还有强,但事实就是这样。在搜索领域你不要指望再出现第二个baidu,不要骗自己了,有人出钱马上卖掉。
对于06年的搜索之战,我更看好google。尽管马云高举了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大旗,尽管马云扔出8000万将在中央电视台上进行yahoo搜索的轰炸,尽管马云已经完全更改了yahoo中国的战略,甚至已经占据了复兴们地铁的上上下下的几根立柱,但我仍对其表示足够的担心。
别人的儿子,你自己的儿子,关键时候,你肯定先顾自己的儿子。阿里巴巴才是马云的宠儿,杨致远把自己的儿子交给马云来养,雅虎中国的命运多曲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