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家的豆腐又馊了!
写下这个题目,就想起刘震云一地鸡毛的开篇。我能记住的开头不多,这个是其中一个。就象传说中的化骨面掌,自然平实的后面其实隐藏着无尽的后手。
老罗的blog又挂了。
这个“又”字,很显然是我在东施一下。其实,老罗的blog应该是第一次挂。不过,想,凭老罗的个性,在网络江湖上混,被删贴也应该不是一次两次了吧。老罗的blog让我羡慕不已,我的流量至今还不足他的零头。其实,他的blog也是我每日必搂一眼的几个中的一个。还有一个是南京王少的然则不然。在blog象大白菜一样的2.0年代,好blog就象猴头燕窝一样珍贵。
在2005年的倒数第二天,老罗的内心颇不平静。其实不平静的内心,记忆中还有朱自清先生。他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老师那时候说,朱先生的不平静好像和日本鬼子有关。显然,老罗不是。他不平静是因为他的sina的blog被删贴了。
记得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大家对bbs和blog的实质差别有一些争论。有个朋友的比喻恰如其分,他说,bbs如果是公共广场,blog就是私家客厅,bbs如果是生产队,blog就是自留地。当时我深以为然,但我逐渐开始怀疑。大家在欢呼web2.0到来的时候,欢呼的理由之一就是相信blog能够带来个人写作的自主和个人话语权。Blog到底能够带给我们多大的自由?这个是智者仁者的问题。但问题是,如果你们家的客厅摆的沙发,仅仅因为居委会大妈看这个不顺眼,给你扔掉的非让你换板凳的话,你的自主权到底有多少。既然,是我的自留地,种茄子还是地瓜应该是我的自由。如果,因为你是生产队长看着不顺眼,就把我地瓜给我连根拔掉,让我种土豆,那,我的自主权到底在那里?
国外的blog会出现原子弹教程。美国的blogger显然比我们的blogger幸福的多,因为在那上面,他可以津津有味的谈论莱温斯基裙子上的灰斑。显然,我们的blog已经到了可以娱乐的程度,但你还不能到严肃的程度。你可以在blog上做爱,也可以在blog上遗精,但拜托,不要在blog上面谈论理想。尤其不能谈论“德先生”的理想。
中国历来对文字充满了敬畏和恐惧。从嬴政开始,一路小跑到雍正王朝,然后,又顺风顺水的延续到现在。文字永远背负了两种不同的使命。在“食人”和“食于人”两种力量的博弈之间,这些方块文字被浸润了太多的东西。新×京×报就是这样一份报纸。一帮写字为生的报人用理想苦苦支撑着惨淡经营。每每看到地铁里的小贩用洗手液、杯子,甚至苹果作为赠品,来推销的时候报纸的时候,常常感到朱门大户小姐出来卖唱的心酸。这是个没有理想的时代,你错就错在坚持什么狗屁理想。坦率的讲,我一直不看好新×京×报,从03年的那个寒冬他在京城诞生――在分众阅读时代,他们坚持负责报道一切的理念显然错了。但,我之所以一直坚持买,是因为,现在敢于说真话的报纸越来越少。我不敢说真话,但我至少可以给说真话的一些掌声。
老罗也是个理想青年。
这个冬日他的心情显然是跌宕起伏。在msn上看到他的签名一天就换了四次,最后一次,他说,写的快不如删的快。显然,他已经接受了一些现实,看得出他得无奈。他一直以快枪手自称,码字再快也不如编辑的delete快。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狄更斯说,这是最好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一个明显的废话真理。硬币的两面你全说了。这两天,donews沸沸扬扬之后,keso引用这句话做的一篇blog,又引起了一串的最好最坏之争,显然keso的影响力没有因为猫牛拜把子而降低。
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
其实月亮在国外在中国都是一样的圆,你看不清楚那是因为被云遮住了。老罗不知有没有明白一个道理,blog在国外是blog,在中国就是博客。哈哈。不是翻译的问题,其实,有文章在里面。
只为浮云遮望眼,长安不见使人愁。
关于这篇文章,你显然没看出有什么逻辑的成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干脆让键盘指挥脑子,写到哪就想到哪,思考太辛苦,看到“思考者”躬腰撅屁股眉头不展的劲,我就替他着急。所以,你看不明白,就对了。因为我也没明白。关于理想,我已经没有理想了,可我乐意给有理想的人一些掌声。但,显然,这篇文章的题目谈论blog的伪问题,其实题目本身就是个伪问题。
哈哈。其实,我是借老罗的牢骚来发发牢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