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上书院震前震后的处处心痛---写在5.12地震一周年

(2009-05-11 01:16:06)
标签:

一曲彩虹摄影

白鹿上书院

汶川大地震

5.12一周年

分类: 我去过的地方:国内国外游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8年5月3日

布兰卡摄影俱乐部理事会与成都布兰卡摄影俱乐部联合举办人像摄影活动,在当地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冒大雨驱车前往彭州白鹿镇。

过了白鹿镇路越走越小也越来越崎岖,我们分明走到山里来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啊,值得走这么远的路来拍摄嘛。

 

当汽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惊讶了,在深山密林之中,在凄凄荒草之上,

赫然耸立一座宏大的中西式建筑

这是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是谁在这偏僻的地方盖这么大的建筑呢

带着许多的疑问我想要了解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据《白鹿乡志》和《彭县志》记载

1860年,成都天主教洪广化来白鹿时结识了咸丰初年由广汉迁至白鹿的朱元璋后裔朱益淳,并洽谈把白鹿作为传教基地。

1865年,购朱建虎的院宅修建天主堂(现白鹿镇政府住址),后在白鹿河对岸今白鹿中心学校中学部修建“备修院”;

1884年(光绪九年),成都主教杜昂派谷布兰到白鹿重修备修院,落成后定名“无玷书院”(俗称“下书院”,今仅存原址前修建于同时期的一座拱桥)。其后又在白鹿河源头的三河店修建一所经堂。

1895年动工兴建“中修院”,1908年竣工,历时13年,定名“领报修院”(俗称“上书院”);

1932年,中修院改为神哲学院。自此,彭州白鹿镇的天主教堂成为培养全川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传教士的大学。

 

 

走上这些一百年来被踩踏的阶梯,下着雨又湿又滑几乎让我摔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门口有村民们在卖鱼腥草

这里的人纯朴友善,脸上露着平和的笑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刚和看门的老伯聊了两句,传来一个稚声稚气的声音:
   “阿姨,一元钱一把,要吧!”
    循声望去,哦——多可爱的小姑娘啊,

手里抱着一大把鱼腥草,脸蛋红扑扑的只有5岁左右,

看着她甜甜的笑脸心情立刻变得像这山里的空气一样纯净
   “小妹妹,阿姨的家不在成都,没有地方做着吃,对不起啦”
    说话间给她拍了一张照片,让她看照片时,她咯咯咯咯地笑着,

笑得那么开心,那笑声一直留在了心里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走进院子我禁不住哇!了一声,好大的庭院啊,好美的教堂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书院里的主建筑是一座砖木结构拱券廊式的古典欧式洋楼

呈“凹”字形,背山面溪而建

“凹”字底部正面的一幢楼房共三层,

底层一排是当年的宿舍和办公用房,上边的二、三楼是宽大的教室。

大楼之下,当中有两道青砖拱成的西式券拱阶梯,呈弧形,对称而上,直通二楼正中大门。

“凹”形楼两边也都是宽大的教室。地基比前排稍高,因此只有两层,下层为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门拱窗,二楼为尖形拱门拱窗,

整座大楼体现了18世纪欧洲建筑的格调。

大楼的后面有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巍峨雄伟,

两根城堡式的方形立柱对称于教堂大门两边。

教堂另外三面的白色墙壁上,半圆形拱门、拱窗有序排列。

 

很特别的是这里的建筑布局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形式,

我看到熟悉的中国屋顶和黑色的瓦

100年的上书院已经很破旧了,墙壁斑驳陆离,许多地方的楼板早已腐朽掉落,可是仍然不失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风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鹿上书院震前震后的处处心痛---写在5.12地震一周年

 

 

 

白鹿上书院震前震后的处处心痛---写在5.12地震一周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看到有几拨人群也在拍摄人像,还有拍摄婚纱照的

听成都的影友说,这里被成都摄影界誉为婚纱圣地

许多结婚的新人都特别喜欢在这拍结婚照

其实每天都有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的

新娘穿上洁白的婚纱,在这极具异国情调的美丽建筑前

古老的教堂和新人们的甜蜜是多么浪漫和谐的画面啊

有百年教堂为他们证婚,还有寓意百年好合白头到老的吉祥意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让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9天,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了,

随着大地的颤抖,这个100年的美丽建筑在8秒钟内轰然倒塌夷为平地,听到这个消息让我目瞪口呆!!

那座美丽的教堂没有了吗 ?
它矗立在那里100年了就这样没有了吗?
那里的人们怎么样了?那个看门的老伯,那个和善的大婶他们安全吗?
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呢?她还好吗?她能躲过这一劫吗?
小妹妹甜甜的笑脸一直在我眼前出现

小妹妹你可别有事噢,实在太让人揪心了!

 

那段时间每天守着电视看新闻,

灾区传来的每一点消息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一边天天密切关注灾区的消息一边频频找成都的朋友打听上书院和小姑娘的消息,我不知道小姑娘那天有没有跟着大人在上书院,也不知道她家在哪里,我甚至没有记得问问她的名字。

 

终于,网上和报纸上有了上书院的消息,

地震的时候上书院有6对新人在拍婚纱照在场33人没有伤亡,

也就是说小姑娘没事,啊——,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上书院的文字:

“那时云桂芝经常带孙女到上书院前卖鱼腥草。正上幼儿园的孙女喜欢看别人拍婚纱照,‘她很乖,幸亏地震那天没去,要不就跑不出来了”

这说的就是小姑娘吗,但愿是!
 

虽然知道上书院已经倒塌,

可是在网上看到震后的照片还是让我非常非常震惊

每一个画面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

拿着网上的照片和自己拍的照片仔细的对照着这是哪,那又是哪

震前的美丽和震后的惨状深深被刺痛萦绕心底挥之不去

 

 

照片左边就是和他聊天的看门老伯,在地震现场也看到了他的身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地震时,正在拍婚纱的人们跑到了宽大的庭院里

这块草坪救了在场所有人的性命

你注意到了吗,我拍的照片正中有一间木板墙的民房居然没有倒塌

而上书院两层楼的百年教室变成了一堆瓦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上书院美丽的教堂前我驻足久久端详,

这个圆形的装饰多漂亮啊,它好像是汉白玉石雕刻的

100年前就有人能修这么漂亮的建筑真不简单

这个圆心是中国人做的还是外国人做的呢

那个在教堂门上历经百年风雨的美丽圆心在强烈地震中顷刻跌落,

感谢不知名勇敢的摄影师

在危难时刻依然按动了照相机

准确地记录了这个心痛的时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百年阶梯,100年前那些中外传教士每天在这里走过

也许还留着几天前我的脚印我的气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那拍摄时,我觉得这些巨大的柱子真够结实的

100年来就是靠它们支撑着这座庞大的建筑

在地震中他们却被撕成碎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8年5月24日,就是上书院落成百年纪念日

白鹿镇已经准备好了举办“白鹿上书院落成百年纪念活动”

遗憾的是在5月12日大地震中

这一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没能迎来它的百岁生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我们拍集体照的地方,如今已是断壁残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拍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那边人像摄影开始了

心想先参加集体活动一会回来再认真拍吧

可是后来雨越下越大天色暗了下来就没有再拍

万万没有想到这张竟成绝照!

懊悔的心痛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