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韵松阳松阳旅游松阳吊坛村浙江旅游jiway |
分类: 走遍中国 |
松阳古村落·吊坛村
古村落
那山,那狗,那人,那鸡,那牛……
斋坛乡吊坛村是第三批全国传统村落,古村落吊坛海拔625米。村口古树参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百年南方红豆杉有17株,其中450年、500年南方红豆杉各一株。村子依山梯级建造,村中百年柿子树上硕果累累,十分漂亮。
当我们看到这个牌子的时候,我总算知道我们来的目的地是叫什么名字了,也总算知道了我们要看的是什么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要去哪里旅游,都是知道要去哪里,看什么风景,但是这一次,我们是完全不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也不知道多远,也不知道要看到的是什么!
在松阳的这段时间,四月初,松阳早已经进入了夏季,再次回到松阳,所以要把之前没有看的地方都去看看,没有吃到的地方都去尝尝。一天下午,同事几个,晓科和他老婆,大兵(刘新圆),老谢(谢祥成)根据另外一个好朋友小郭(郭赫)的口中得知有个地方,大概是从哪里入口,然后一直开,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村落。我们就按照她说的线路一路开车,因为松阳这边基本上都是山路,大部分路都是盘山道,一面是高山,另一面就是悬崖峭壁,我们沿着很窄的一条小路,一路往上山开,然后一直环绕着大山蜿蜒而上。此处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山路真的太危险了,好多地方几乎是九十度的直角弯,而且是很陡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开了大概二十多分钟的这样一路盘山而上 ,尽管我们全部都系上了安全带,但是还是感觉真的太危险了,还好我们的司机晓科太棒了,技术一级棒!可是那种不知道终点的未知感会让人慌张,我们感觉都要开到山顶然后开向另一座山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再次打电话确认,才继续走下去,又过了二十分种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到了上图的这个吊坛村。当时真的搞不懂,怎么会有人把家建在这里,实在是太远了,尽管现在已经都铺好了公路,但是上下山也非常遥远,更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公路,这里的村民是如何生活的!
还好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才看到了这个古老的村落,这个原始的江南村庄。这是个很少游客会来的地方,纯天然,最原始的,也许才是最美的!
村边的小竹林
因为现在村里几乎也都是老人留守,所以很多房子都空着了。
大山深处有人家!
公鸡
大黄狗
因为我们的时候正好是赶上清明节期间,所以墙上贴了很多标语。村里的老人们在村口一起拉家常。
老大爷操着一口浓重的松阳普通话,我们这几个都是外地的,所以连蒙带猜大概听懂了一下,大爷都80多了,还算是挺硬朗,还是共产党员呢,曾经也参加过军队的。后来晓科他们还从他们家买了些土鸡蛋,也算是给他们增加些收入了;)这里的鸡蛋那可是最纯的。
给老大爷拍照的时候,大爷很配合!
乌鸡
很少看到的黄色的乌鸡
大山深处的古村
刚才的老大爷叫周金法,是共产党员。我还顺便看了一下他们家里
真的特别好奇,这些古老村家家都是夜不闭户
在村里碰到一个刚下山的老乡,看我拍他,后来还问,为什么拍他
村里有很多这样的古树,都是有几百年的树龄,上面两颗是150年和200年。


我们几个人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我拿着相机到处走,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这个村子。

可以看到远处的那些盘山道了吧,就知道我们这边是到达有多高了。真的佩服最早在这边定居的居民,可以把村子建在山顶之上

误入一家,他家小狗狗一个劲的向我喊叫,看形势不好,赶紧撤……

他们三个;)

为了拍摄村子的全貌我也算是蛮拼的了,爬各种高地

这张赶紧还不错,老牛对我回头一看。

似乎在问我,“你想干嘛?”

值得提一下的是,现在的这个古村落有给修了一个特别现代化的厕所,和城里的一样,非常干净!这些都应该感谢松阳政府了 吧。

依山而建的村子

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那首春晚的歌曲“从前慢”

茶叶,因为这里就产茶叶,所以喝茶是最平常不过了。

下午的时候开始炊烟渺渺了

这感觉真好、

进出村子的唯一一条路。

上山的小花儿

路边的野花

在村里转了几个小时,也四五点钟了,我们就开始下山,上山的时候不知道终点,下山相对来说会轻松些,不过想想一路要转不只是山路十八弯,估计要八十弯弯路,不过远处的群山烟雾围绕还挺美的,后面的这几张都是在车上拍摄的。

路边都是大石头墩子围上的,因为实在是太危险了。

我们的司机郑晓科先生,技术呱呱叫!就我这这种菜鸟级司机肯定是不能活着开下来滴!

下山的路上,我们路过了这个小湖泊,从山上看是蔚蓝色的,不过近处看没有那种蓝色,却又另一种感觉。

站在水边,这张照片放在空间的时候,居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我的“小翘臀”



当当当当!我们几个在最后露个面儿;)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们,让我见识这美丽的景色!
吊坛村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斋坛乡,地处斋坛乡西部,距乡政府10公里,是斋坛乡三个山区村之一,拥有人口175人,户数59户,三个村民小组,党员10名。耕地面积176亩,山林面积2705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种植业如:茶叶50亩、食用菌2万袋、笋竹林1000亩、油茶500亩。人均收入3908元。村经县、市、省林业部门挂牌保护的名贵古树有几十棵,如:树龄达450年的南方红豆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