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人历史博物馆·见证华人辛酸史(图)
标签:
菲律宾马尼拉华人菲律宾华人历史博物馆唐人街旅游 |
分类: 走遍亚洲 |

2013年2月9日农历新年,这么特别又有意义的日子去博物馆了解一下我们华人在菲律宾的历史,是最好的礼物了。谢谢一直陪伴我的好兄弟SEAN,一个在菲国待了好多年的福建人,菲语讲的特别好,已经和当地人差不多了。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历史吧:

菲律宾华人博物馆(Bahay

全世界第一个华人民间团体创办的华人历史博物馆——菲律宾华裔历史博物馆,就坐落在菲律宾马尼拉王城区一条不太宽阔的街道里,但当我们迈步进去,却发现自己踏进了一条历史的长河。



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也去过菲律宾华裔历史博物馆参观,进门便见一个横幅版上写着:“见证华人在菲律宾的传奇,从寓居者到华裔菲人。这是他们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一页页多彩而厚重的菲律宾华裔历史篇章就此在中国客人面前生动展现。


据中国古籍记载,有关菲律宾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宋代,那时中国与菲律宾已开始了贸易关系。早期移居菲律宾的华人,多是生意人、工匠和农民,他们带来的先进工具,促进了菲律宾经济的发展。而如今,菲律宾华人华侨已有250万人,占菲律宾人口的2-2.5%,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为菲律宾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被菲律宾人尊为国父的何塞·黎刹,是19世纪末菲律宾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中菲两国学者考证,黎刹的先祖柯南是中国福建省晋江市罗江镇上郭村人氏,大约在18世纪初移居菲律宾。在福建省晋江市建有黎刹纪念广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将军,1914年生于菲律宾,他父亲是华人,母亲是菲律宾人。





丰富的历史资料、文物和栩栩如生的树脂人物塑像,生动再现了华人在菲律宾的历史和生活;不仅讲述了旅菲华人的奋斗史,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菲律宾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正如博物馆在导游小册子上写的:我们的血统虽是华人,但我们的根深扎在菲律宾的土地中,我们和菲人民紧紧相连。为了菲律宾——我们的国,我们的家——我们贡献了辛勤的劳动和宝贵的生命,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是菲律宾这块土地上的光荣子民!”



参观后,贾庆林主席挥毫为博物馆题词:薪火传承,携手共进。的确,在菲华裔,他们的家族曾跨越两个世界及两种文化,他们继承了中菲双重文化遗产和美德,丰富着菲律宾的历史,并深刻影响着菲律宾的社会生活。






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的副会长王培元先生已是菲律宾华裔第三代,他告诉记者,他的爷爷经常给他们讲当年的故事,爷爷上世纪30年代从福建晋江到菲律宾,“当时非常穷,靠从马尼拉贩些货物到乡村为生”,现在他有着自己的汽车涂料生意,在中国广东顺德还有分公司。1997年的时候,他还曾到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去学习。王培元说,1999年博物馆成立以来,已经有35万人次到这里参观,每年都有三到五万的游客。作为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来参观博物馆,来全方位地、真正地了解菲律宾华裔。

这些叫法是不是和福建和广东某些地方很像啊!






actually ,i am Chinese ;)

这个中心从建成到现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前来参观的人从未间断。我们仔细地参观了设在该中心里的菲律宾华人历史博物馆的主要展览项目,包括菲华裔从早年在八连的商业活动到为菲律宾自由和民族独立与菲律宾人民并肩战斗,以及他们在菲律宾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这些都是在菲律宾超级牛的华人,据说其中菲律宾前十大富豪就有一半以上是华裔


在这里,由各个不同时期的展品所连接起来的一个长长的真实故事,就像博物馆导言中所写的那样:在菲律宾生活的每个领域,在菲律宾历史的每个阶段,在其文化和传统、语言和歌曲,在一切菲律宾的东西中,都跳动着华人的存在。远在菲律宾有记载的历史之前,大陆的中国人随着他们的航线,在中国海对面的分散的土著之间,找到他们的伙伴,作为由可航行的海域联系的邻邦,他们抚育了伙伴关系。随着他们的交流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关系发展成为友谊。



在马尼拉王城区一条不太喧闹的街道深处,坐落着华裔文化传统中心。在这个看上去普通的建筑里,以珍贵的文物再现了华裔菲人千年的历史和生活,以及绵延在这段历史长河中那不寻常的如歌往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