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对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
去年的差不多这个时候,是外婆身体最虚弱的时候。那时候,我还不会想到,外婆会永远地离开我。
因为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很多生活习惯被打破了,也始终摆脱不了悲伤的情绪。如今,将近一年过去,仍会不时触景生情,也会时常梦见外婆。
昨晚,我又梦见了。
本以为这一年无法再写任何东西。但有时候,写作是一种自我疗治的方式。在外婆离去半年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为她写了一本薄薄的书《爱——外婆和我》,借此抚平心中的悲伤与丧失,也借此纪念我的母亲和外婆之间跨越血缘的亲情。
这是我最最看重的书,交给了合作多年的新蕾出版社。我喜欢那个出版社的年轻人,他们有情有义,对工作充满热情。他们对《爱》投注了深情和专注,使得这本小书的每个细节都呈现出让人欢喜的样貌。
不久,就可以拿到新书了。2月4日是外婆去世一周年祭日,《爱》会如期献给外婆。春节后,新书将正式上市。感谢周国平、毕淑敏、曹文轩诸师倾情推荐。它将完全不同于我先前的书,它是一本朴素的亲情之书。
这一年,出过几次远门。
年初的台湾,深秋时分的香格里拉。
1998年初次去台湾,是和一群女性长辈一起。那时的台湾之行,谨慎而庄重,种种禁忌,不能单独行动,更不能说“不该说的话”,除去拜会各种女性组织,我们这个代表团还曾与台湾女立委有过唇齿交锋。2013年再去,已全然没有那种紧张气氛,宽松随意。日月潭和故宫等都是故地重游,但所看到的景致和感受已全然不同。现在的宝岛,太拥挤了。
深秋的香格里拉之行,浪漫诗意。有过难忘的雪山观日出的体验,也领略了香格里拉古城的古朴与神秘。前些日子的一场大火,摧残了古城的风姿。幸好,它还原封不动地留存在我的相机和记忆里。
两次旅行,都收获了珍贵的友情。
旅行,不仅会减缓时间的脚步,也会调整你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
因此,阅读和旅行,会一直是我的最爱。
抄录一份 #2013年度个人书单#
《石头书》《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尽头的回忆》《碎瓷片》《我叫巴德,不叫巴弟》《祖母》《包法利夫人》(周克希译本)《童年河》《我是落花生的女儿》《霍乱时期的爱情》《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美国讲稿》《芸斋小说》《傅译传记五种》。
这一年该记取的书还有一些。我时常提醒自己,和网络保持一些距离。在这个微博代替书籍,段子代替文章,各种信息泥沙俱下的时代,很容易造成精神的怠惰与麻木。我只想在自己的路上,走得头脑清醒,并且永远对文学心怀珍重。
这一年,除了《爱——外婆和我》,还写了一个短篇儿童小说《眼镜儿》,除此,并没有特别的成绩。但这已比我原先意料的好得多。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完成了一部中篇的二次修改。这个中篇小说的题材,以前从未触碰过,是新的领域。先后花了两年时间来做准备,我自己对她也充满好奇,不知道她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年终结,站在新年的门槛上,我早已失去少年时的欢悦,反倒添了几分失落和愁绪。
对于新的一年,最大的愿望是家人的健康。愿我的母亲和父亲永享安泰,愿他们吃得下、睡得着、走得动。也愿自己能够顺从心灵的意志过好每一天。
也祝福关注我博客的朋友:健康、顺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