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数的孤独》读书笔记

(2011-04-09 20:52:36)
标签:

质数的孤独

文化

分类: 读书

http://www.ewen.cc/images/fenmian/9787532752669.jpg


《质数的孤独》是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起初,对小说并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书名的缘故。对这样一个理性的书名,有一些天然的疏离和隔膜。当然,很快还是读了,因为好奇,一个研究粒子物理学的八零后作者何以凭处女作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且缔造了一个畅销奇迹。

读《质数的孤独》随想

殷健灵

关于童年经验。

也许是因为写作儿童文学的缘故,我对一切童年视角和描写童年经验的作品心生亲近。我是弗洛伊德童年学说的坚定支持者——人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于童年伤害,童年经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据作者保罗•乔尔达诺说:以童年为主题的小说中,至少有两部小说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是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其二是Alicia Erian的《Towelhead》。每当他坐在书桌前准备写作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了人生中那个特殊的时期。他发现,他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事都发生在童年,后来的经历只不过是童年往事的重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孩子的故事开始这个故事是非常自然的。在写作《质数的孤独》之前,他只写过一些短篇小说,但这些小说几乎都与儿童有关。

如果追索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命运走向,抑或是行事方式,尤其是人格异常,几乎都可以回溯到他(她)的童年,从那里找到原发的起点。那些偶发或者是必然的事件,如同一个个难解的结,埋伏在童年的意识深处。那些结,恐怕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开。对于《质数的孤独》中的主人公来说,爱丽丝的结,是童年时受父亲强迫滑雪,在一场事故中成了一个跛子。她从此被世界隔绝,她想进入周围的世界,却被女生薇奥拉羞辱,以致她日后对食物产生本能的厌恶……马蒂亚的结,则是出于某种隐秘的目的,有意无意地遗失了患有智力障碍的孪生妹妹,从此,他在自责和自虐中排遣压力,将世界拒绝在心门之外。

从童年开始进入的小说,如同预设了人生的答案,又如同拉开了舞台的序幕,让小说中人物的走向有了可以依凭的逻辑,也让写作者和读者同时获得了流畅的节奏。

关于孤独。

孤独,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保罗·乔尔达诺看来,小说中的孤独状态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跟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人生最初的时候,我们跟父母、家人,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的。但此后成长总会把我们变成孤独的质数状态,这很痛苦,但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最深刻的孤独,并不是彼此间的隔绝和不可交流,而是彼此接近,却在最后即将融合的一刻,被看不见的高墙阻挡。我在散文《孤独是什么》中曾这样写道:“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人独处时的寂寞和惆怅,而是身处人群中,或者面对熟悉的人,却无法倾听与表达。就像一个流落于荒岛的人,远远看见渐近的航船,歇斯底里地呼喊求教,却无济于事。航船渐行渐远,消失在海的尽头,只剩浪涛拍岸……这之后的才是深刻的孤独,侵入骨髓,并伴随着萧瑟的绝望。”

保罗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质数”绝妙地提炼了孤独的本质——质数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是所有数字中最迷惑人心的,也是最孤独的。质数的孤独是无限的,因为质数的世界没有尽头。更无望的是孪生质数。它们是两个紧紧跟随的质数,就像351113,被一个完满的偶数给隔开。他们咫尺天涯,却一同陷在孤独的深渊,无法互相救赎。《质数的孤独》讲述的就是一对孪生质数的故事,在天地间,他们发现了彼此,无言的孤独让他们互相靠近,但更深的孤独却在他们之间筑上永恒的墙。

没有比“质数”的譬喻更能恰切地形容孤独的。我想,这要归功于作者特殊的学术背景。除了文学修养,特殊的专业背景(如科学、经济学等)能在讲述事实、塑造自我风格上提供崭新的视野,也让小说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深刻。当然,更加具有魅力的是,小说传递的情感的深切程度,作者的叙述显示出高超的心理描写能力,以及展现那些私密而禁忌的场景和感情的能力。这些场景和感情是我们平常怯于或耻于表达的。

关于时间之伤。

小说跨度24年,爱丽丝和马蒂亚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在童年和孤独之外,我亦读到无奈的时间之伤。“月光的肌肉何其苍白∕而我时间的皮肤逐渐变黑∕在风中∕一层层脱落”(洛夫:《时间之伤》)

时间之伤带给个人的,不仅是消弭、失去、无可挽回,更有麻木。与其说小说的结局处,爱丽丝和马蒂亚没有走到一起,是因为深刻的孤独,不如说,是因为谁都不可逃避的时间之伤。时间可以淡化麻木一切,包括感情,曾经那么激烈,甚至刻骨铭心。但是,长久的分别,以及另外一个人的介入,就可以让这段感情覆灭,甚至不产生一点涟漪。马蒂亚的结局是离开爱丽丝,去看日出。爱丽丝的结局是离开马蒂亚和丈夫法里奥,重新去体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孤独的人,最终没有走在一起。而时间,也在稀释着曾经浓烈的一切,让旧的结束,让新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