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幻想的魅力在哪里

(2008-04-24 20:31:09)
标签:

彭懿

书评

杂谈

分类: 读书

幻想的魅力在哪里

——读《彭懿精灵飞舞幻想小说系列》

 

殷健灵

 

我最早接触到“幻想小说”的概念, 是从彭懿开始的。

1994年,彭懿从日本学成回国,在《巨人》杂志当编辑。这家伙生性真率,热情风趣,虽然在年龄和写作经历上均是我的前辈(我小时候是读着他的热闹派童话长大的),在旁人面前却全无倨傲的样子。我心里更愿意视他为无话不谈的兄长,话题轻松闲适,当然,有时会聊聊写作。

那时,他整日窝在那套色调灰冷的房子里写“幽灵小说”,我曾私下揣测他深夜里写作的状态,似觉幽灵不期而至,不禁汗毛凛凛。现在想来,那源于自己对幻想小说的褊狭理解。将“幻想小说”等同于了传统意义上记录神仙鬼怪的志怪小说,全然不知“幻想小说”其实是个舶来品。可以说,彭懿是中国儿童文学界“幻想小说”最早的推进者和实践者。他以理论和创作齐头并进,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幻想小说作着解读和示范。

他先后出版了论述幻想文学的《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论》《幻想教室》等专著,可以说,彭懿等人力推和倡导的幻想小说概念,为中国儿童文学打开了一扇窗。他在《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中说:幻想儿童文学,是当今世界儿童文学的主潮,然而我们却对它是那样的陌生,始终徘徊在它的门外。长久以来,我们的创作被所谓的写实主义所垄断、所主宰、所拘囿,我们的创作陷入了一片想象力日渐贫瘠的泥沼……幻想文学的崛起,必将使我们的儿童文学重新回归到它的本质,与当今的世界儿童文学站到同一条地平线上。——这样的论述和预言是客观的,大多数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至此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童话之外的更宽广的写作疆域:用小说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个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幻想世界的故事。而这个幻想世界,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对作家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都是一个极有诱惑的挑战。至于《哈利·波特》的引进风靡则是后来的事,而《哈》的出现也确实对中国幻想小说的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到彭懿自身的幻想小说创作实践上来。可以这样说,因着深厚的理论积淀,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没有谁比彭懿更能把握幻想小说的神髓。新近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结集出版的《彭懿精灵飞舞幻想小说系列》(含《我,怪物舅舅和魔塔》《鹅耳和妖孽》《我捡到一条喷火龙》《妖湖怪谭》《疯狂绿刺猬》五种),收入了他多年来的幻想小说精品,从中可见彭懿幻想小说的大致样貌。这些作品我在前些年曾陆续读到过,这次系统再读,却有了一种新感受。一是因为彭懿本人对作品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二是自己作为一个幻想小说读者,在阅读心态上也经历了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

这样的阅读仿佛探险的过程,魔棒掌握在作者手中。他聪明地把握着叙述的节奏、严丝合缝的故事脉络,铺展开扑朔迷离的幻想世界地图,让你在心灵历险的同时,享受用语言构筑的视觉盛宴。《我、怪物舅舅和魔塔》充分展示了作家本色,诙谐机智,灵气四溢;《疯狂绿刺猬》抒情离奇、险峰迭出;《我捡到一条喷火龙》英雄气概和百转愁肠相缠相绕;《鹅耳与妖孽》狂放不羁、辉煌悲壮;而《妖湖怪谭》则丰富多样,三个奇特故事相互独立,却都别具现实寓意。

这些故事虽都插上了想象的大翼,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出神入化,但它们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作者的创作欲。这里的想象和童话中的想象有所不同,它同样充满童趣、奇诡出奇,但它更加狂放大胆,无边无际。我们通过一个火山口或者一个叫“镜泉”的水洼,进入与这个现实世界并存的幻想世界,身临其境,并且彻底抛却质疑的桎梏,与绿刺猬、魔龙、怪物和精灵们共舞。那个世界满足了我们种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在历险畅游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慰籍。 这时候, 我们触摸到了彭懿在激情澎湃的故事外壳下隐藏的柔软的精神内核, 它温情脉脉,深情款款,爱意浓浓。与好看的故事如影随影的是作家的人文关怀,关于友谊与亲情、成长与蜕变、正义与勇敢、牺牲与忘我、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依存,或爆笑,或感动,或惊悚……作者在前期充分的故事架构时,巧妙地控制着故事进程,调动着读者的阅读心理,让你深陷和痴迷。而这一路数,无疑是适合当下小读者的阅读口味的。

我记得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佐拉· 甘尼女士曾如此评价幻想小说《哈利·波特》的风靡对儿童读者的意义:她让很多不再读书的孩子重新走回书店。而一个中国小读者则如是道:“《哈利·波特》陪伴了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勇敢、自信、懂得爱。”我以为,这两者道出的恰恰是优秀的幻想小说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点,彭懿的幻想小说都做到了,并且做得很漂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