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
节制之美
——从彭学军小说《同窗的妩媚时光》看青春小说对情感题材的把握
殷健灵
和彭学军往日的小说类似,这仍旧是一个淡如烟岚的故事。只不过把小说的背景从湘西挪移到了大城市。
写的是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的故事。女孩名字叫做牧叶青青,她没有想到自己引起了学校篮球队两名最棒的男生欧阳骏和褚竞的注意,一个阳光明朗,公然向她表达好感;一个内敛沉静,只在暗中与其隐晦地交流,却又彼此心照不宣。粗看,似乎是一个俗套的青春恋爱故事。
确实,近来的青春小说中以或朦胧或直露的少年爱恋为题材的文本太多了,以致有时我们会恍然,那些妖娆奔放的故事究竟是发生在十几岁的少年身上,还是发生在成年男女身上?语境的模糊、表达方式上的不加节制、故事本身的单薄雷同,甚至是故事的彻底淡化,使得阅读者往往产生一种莫名的阅读的怅惘与茫然。
然而,青春小说和成人文学中的爱情小说毕竟是有着某种区别的,它来自题材的选择,表达的节制,叙述节奏的把握等方面。
彭学军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她擅长在恰当的语境中编织属于少年人的故事,而被她用作针线的,便是那些生动可感、非常有物质感的细节和动作。这些细节和动作,恰恰是和小说的语境珠联璧合的。因此,《同窗》虽是一个略微俗套的故事模式,但到了彭学军笔下,却有了这样那样的不寻常。
小说开场,“欧阳骏和褚竞几乎同时注意到了操场边跳绳的那个女生”。这种不拖泥带水的句子,十分适合青春小说的开头,干净洗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暗示。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少女形象,“穿了条很合体的牛仔裤,一件白T恤,修长的身体绷得很直……频率虽不太快,但她已经跳了两百多下了,却依旧轻盈,甚至有点漫不经心,给人一种她可以无休止跳下去的印象。”
故事便一路由着这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走下去。
虽然欧阳骏对牧叶青青的表达直白而新鲜,用上了“空中来信”等方式,但在牧叶的心里,却对沉默的褚竞投以更多的关注。欧阳骏奔放的情感如阳光下蜜汁溅射的鲜橙,他的“空中来信”琐碎也幽默,带点愣头愣脑的孩子气,调侃老师,抱怨食堂的饭菜,包括酸溜溜的照搬歌词。而褚竞和牧叶青青之间的相互关注如冰河下的暗流,含蓄、迟疑、克制却蓬蓬勃勃。牧叶看到的是褚竞修长的背影,体会到的是微风拂过叶尖般的悸动,是寄托于褚竞送给她的一枚硬币(而不是戒指)上的隐秘怀想,还有由一块伤湿止痛膏而起的欲言又止……这不是成人式的恋爱,而是一种隐秘却又波澜汹涌的精神游戏和情绪体验。在扎实的细节支撑下,作者的笔在一任少年的情绪倾泻时却很好地作着节制和把握,营造着淡如晨烟的美感,以及属于少年人的真实的情感氛围。
不是当作正儿八经的恋爱来写,而是将那些片断与故事当作生命特定时期的心悸与触动、胶着与美丽。而叙述上的节制,恰恰为小说拓展出丰富而广阔的意蕴。 我十分欣赏小说的结尾。褚竞和牧叶青青曾经有过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约定,都考上北京的大学,并相互给与动力。但先于牧叶青青一年高考的褚竞,在考试结束后却音信全无,但牧叶始终没有打听褚竞的去向。暑假过去了,故事的另一个男主角欧阳骏看似无意地透露了褚竞的去向和即将离开的时间,原来褚竞没有考上北京的大学,没有实现曾经的约定。牧叶到车站为两个曾经与她的青春有所交集的男孩送别,直到那一刻,褚竞才有了比较明朗而节制的表白:“好喜欢……看你跳舞,还有跳绳。”而牧叶也同时明白,其实,欧阳骏早就感知她对褚竞的在意,出发的消息是故意透露给她的。
当列车驶远,小说在牧叶青青的一句独白“我只记住那些妩媚的同窗时光”后划上句号。犹如中国画的留白,在空白之外,留给了读者关于主人公未来的大段遐想,青春的纯美在此戛然而止,又余音袅袅。
在今年夏天《文艺报》一场“关于如何把握青春小说中的青春期情感”的讨论中,我曾强调了青春小说所应把握的“节制”,并说,“让美好的阅读感受,伴着每个读过书的孩子在野草疯长的青春里,了解自己,了解生命,了解世界,安全而健康地度过水流湍急的欲望之河达到彼岸。这可能是儿童文学(成长文学)所应该把持的立场。”《同窗》在这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青春期两性情感的范本。
《同窗的妩媚时光》彭学军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