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日,明日

(2006-08-30 21:18:16)

明日,明日

 

明日,明日

 

   殷健灵

先哲对人们说:要带着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心态去过每一天。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很多尚年轻的人来说,过去永远存在,并且总和将来有关。现时只是通向未来的通道,今日往往因为明日而有趣。如果没有明天,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有没有人只为过去和现在活着?当然是有的。这些人,往往比较散淡乐观,含糊度日,安于现状。在他们眼里,当下的远比明天重要,领悟当下,就意味着摆脱时间的控制。

的确,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看待时间,来阐释过去和现在的含义。对历史学家来说,时间是对过去的研究;对股民来说,它就是证券价位;对一个丧子的母亲,它是对儿子的记忆;对一个精疲力竭的人,它是树阴下的休息;对一个鸡皮鹤发的老人,它是青春韶华的回味;对失去爱情的人,它是曾经的缠绵与哀婉……

我时常和老人接触。他们大多活在过去,甚至难以过渡到当下。曾听一位声名赫赫的老人感叹:“你无法想象,每当入夜,我是如何百感交集!”老人在耄耋之年,依然思路敏捷笔耕不辍,深得晚辈同仁爱戴。在众人眼里,他性格如顽童,咖啡香烟,美食影碟,看似洒脱,却时常面对晚辈长叹一声:“年轻真好!”老人感叹时,浑浊的眼里竟有泪光闪动。我不忍心问老人,夜半时分到底有何感慨,依我当下心境自然难以理解走向人生的尽头究竟是何种滋味。

于是,我便想,那些退居到过去和现在的人,其实也是曾经展望过明日的。当明日于他们是一条灰黯的通道时,便在潜意识里包裹掩藏自己的欲望,耽于今天的安稳。想到这里,心里便有一分酸涩。

在很长时间里,我都无法承认自己的长辈在老去,曾经身姿矫健交际活跃的外祖母,在慢慢地脱离鲜活的世界。随着年纪的衰老,她自己的世界正越缩越小,她的关注点,她的活动区域,包括她的记忆都在萎缩,更奢谈明日。

外祖母今年九十二岁,大约在六年前,我意识到与她的交流障碍,她似乎没有能力倾听与反馈,逐渐难以融入社交圈。害怕独自出门,害怕独处,需要家人的陪伴。时而自言自语,寻找往日的寄托。在躯体衰老的同时,更明显的是智力的衰老,或者说是退化,思维有时如同幼童。过去从不吃零嘴的她,渐渐爱上了各种零食。我每天出门时总要问我“是否回家吃饭”,几小时后,便忘得干干净净。她终日坐着,看窗户外单调的车来车往。过去爱看的电视似乎也没有能力看懂,只是图个热闹。根本无法记住日期,年份日期对她不再具有意义。她好像很拒绝承认自己的年龄,每每让自己的年龄在八十九岁以内徘徊。与她同龄的老友健在的已很稀少,最要好的同伴被子女送进了养老院,她最大的牵挂就是这位老姐妹,时常念叨并感叹:“苦了一世,有儿有女,却落得这样的结果!”在外祖母眼里,养老院始终是个子女不孝的概念,旁人已无可能改变她的认知。在她,与晚辈同处,便是当下她最大的安慰。她大多时候是沉默的,只有在偶尔说起童年或青年往事片断时,脸上才活泛出神采。我完全能想象,在外祖母心中,明日定是个可怕的象征。她拒绝明日,就像拒绝承认自己的年龄一样固执。

目睹身边的长辈老去,我所看到的,不是他们走向未来的轨迹,而是一条慢慢退归“童年”的路,耽于现在,停留,缓缓地回流到生命的最初、原点,直至消失。所以,如果能有勇气和心情展望明日,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至少说明,你的生命力还旺盛,你对未来有信心,你可以证明自己能活得更好……

明日,明日,原来也是一个奢侈的概念。如果你还能渴盼明日,就请给自己一个感到幸福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