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管篇:人的心情归“因”
(2024-08-31 11:07:19)记得有一首童谣,
是这样的写道:
“泥瓦匠,住草房;
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
种田的,吃米糠;
编凉席的睡光床;
当奶妈的卖儿郎;
挖煤哥儿家里像冰窖;
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
显而易见,
遇到上述这些情况,
是绝对不会有好什么心情的。
因为这些人,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来养家糊口,
维持生计,
是没有一点社会地位的。
从根源上讲,
这是由旧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
如今,
我们生在新社会,
长在红旗下,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同样会有苦乐喜忧。
有时心情好,
则心花怒放;
有时心很烦,
则心乱如麻;
有时心很累,
则不堪重负;
有时心很堵,
则一触即溃。
人的心情好与坏,
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
这是一种主观体验。
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又与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关。
从一般情形看,
不是学业上的,
就是事业上的,
抑或是仕途上的。
不是经济上的,
就是情感上的,
抑或是文化上的。
有时候,
身体健康与否,
也会冒出问题凑热闹,
使人的心情大打折扣。
诚然,
影响一个人的心情,
好与坏的因素会有很多。
诸如荣誉感
影响力
知名度
爱情婚姻家庭
学业事业创业等等
无论是简单的,
还是复杂的,
我们化繁为简,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难发现
对人的心情起主导作用的,
根源于经济基础。
无论你心情的好与坏
最终总能从经济方面
找到这样或那样的真正动因。
试想,
一个囊中羞涩,
四处流浪的“乞丐”,
除了失去人格尊严,
焉能有一个好心情?!
归根结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人的心情有重大的作用力,
这是就一般情形而言。
但在有的情况下,
不可否认上层建筑,
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
对人的心情影响力,
并不是绝对的,
有时甚至会大大的
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
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在此不再赘述。
前一篇:农事篇:我言“老虎”帮大忙
后一篇:探访篇:悠悠“龙须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