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篇:聚焦“中国道路”
(2023-12-26 13:13:36)古今中外
由于发展道路选择错误
而导致社会动荡
国家分裂
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
道路问题从来都是
决定国运兴衰第一位的问题
打破照搬照抄的冲动
从实际出发探寻自己的道路
这是智者的选择
一代伟人毛泽东
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他是“中国道路”的开创者
探索者和守护者
回顾中国革命历程
毛泽东是把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第一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结合
就是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结合
就是坚定不移地
选择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可以说
这两次完美的结合
是中国道路问题上的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人民在历经曲折
艰难探险后的经验总结和郑重选择
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方向指南
正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所指出的那样
坚持“中国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
历史经验之一
在理论探索上
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为避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
需要处理和调整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有鉴于此
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
这是他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
由于道路问题关乎到国家命运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
毛泽东非常重视防止腐败
重视反修防修
并谆谆告诫全党
防止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
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牢记“两个务必”
跳出历史周期律
确保红色江山
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为达此目的
毛泽东甚至做过“史无前例”的尝试
虽然有过严重失误
但他老人家确实是用心良苦
与此同时
这也正好说明了唯物史观
包括领袖人物在内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有过专门论述
并且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是
人有生老病死
这是自然规律
到了耄耋之年
毛泽东曾经感叹
业未毕
鬓已秋
曾经警示我们
道路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并曾流露岀一些“担忧”
江山谁来守
事实证明
毛泽东是“中国道路”的守护者
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聚焦“中国道路”
一方面
让我们铭记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没有毛泽东
就没有新中国
另一方面
让我们切身感受到
“中国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没有毛泽东思想
就没有党所领导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归根结底
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道路”
这是一条通向梦想之路
中国崛起之路
人民幸福之路
篇后记:毛泽东的战友们称赞他,至少比我们多看五十年。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是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国情是基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前一篇:闲谈篇:如何对待“老人言”?
后一篇:印象篇:“老学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