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篇:东方朔与栖儒桥
(2023-10-16 14:28:21)
拾遗篇:东方朔与栖儒桥
若你从黄石市区出发,驱车前往栖儒桥,在经过大冶城关后,途经金湖街道办事处,往陈贵镇方向右拐后不远处即可到达目的地。
栖儒桥是用建筑物“桥”来命名的。用 “桥”命名的,如罗桥、谈桥、姜桥、栖儒桥、杨桥、板桥、女儿桥、万寿桥、郭桥等,这在大冶市(县)司空见惯。在《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中已载栖儒桥,比较有文化底蕴的名字,恐怕要数栖儒桥了。
栖儒桥,是一个地名实体,承载着儒生考试作为栖息之地。儒生进京考试,若经过此地,可以在此停留、歇息,故名。但是,这里曾经是一个儒学重镇,与东方朔有关,“曼倩栖儒”,所以颇有名气。
据史料记载,曼倩山,一名灵峰山,位于栖儒桥、马叫山和讲堂庙之间(今属金湖办事处的管辖范围),距大冶县城7公里,位于县城西南。山峰上尖下圆,山上有石室,名读书堂,相传清朝武英殿大学士余国柱在此读过书(“东方第一山”题匾系余国柱手笔)。
《大冶县志》载,西汉东方朔曾隐居东方山,也曾在这里读书。东方朔,字曼倩,因此名为曼倩山。附近有栖儒桥,成为东方朔栖息游乐的地方。山上有讲堂庙,相传钱塘三太尉走到这,听说东方朔讲学的讲堂仍在,就住下来不走了。后人建讲堂庙,供奉田氏三太尉,并供奉乐王。因东方朔善于诙谐,人称乐王,也有人叫滑稽雄,相传他被奉为中国相声界的祖师爷。
综上所述,东方朔与栖儒桥有过一段历史渊源。由于名人效应,故“曼倩栖儒”,列为大冶“八胜”之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