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海钩沉:“磁湖”命名时间考

(2023-09-25 11:44:03)
   史海钩沉:“磁湖”命名时间考



         “磁湖”是镶嵌在黄石市中心城区的一颗明珠,亦称“城中湖”。它位于大众山与黄荆山之间,水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连接老市区与团城山开发区的纽带。黄石建市后的开发建设,经历了沿江开发、环磁湖开发和环大冶湖开发的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据有关资料介绍,“磁湖”之名始见于宋代,但其起源早于宋代。初步判断,至少有1100多年的历史。

        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曾经这样记载:“磁湖在大冶县,东坡谓湖边之石皆类磁石而名。”由此可以推断,“磁湖”不是东坡取的名,应在东坡以前就有了“磁湖”的名称。我们不能囿于名人的光环效应,而应该是实事求是,利用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考证。

        其一,大冶铜、铁矿开发最早。由于行政区划历史上的多次变更,实际上,黄石市这块地盘,最早属于大冶县管辖的区域。黄石市1950年8月21日建市。大自然赋予黄石丰富的矿产资源,黄石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称。早在大冶县建县以前,境内分属武昌、永兴两县。《新唐书》记载了武昌、永兴都有铜、铁。《读史方舆纪要》记裁,大冶铁山“南宋于此置炉,烧炼金铁”。据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证,早在春秋时期,大冶就大规模开采冶炼。大冶县建置始于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就是取“大兴炉冶”之意。“天地一洪炉”,大冶是产铁之乡,既然“湖边之石皆类磁石”,故名“磁湖”,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先民们约定俗成的结果。东坡(1037一1101)是宋代中叶人,“磁湖”之名,不应始于东坡。

       其二、“磁湖”命名早于公元960年。据大冶县志记载,宋初就有“磁湖铁务”的名称,应是先有“磁湖”之名,后才有“磁湖铁务”之名,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约1254一1323)撰的《文献通考》记载:宋初铁冶十二,有兴国之磁湖,即磁湖铁务场”。当时的大冶县属兴国州管辖,“磁湖铁务”早就宋以前就有了。宋太祖赵匡胤获“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公元960年。可见,“磁湖”的命名早于公元960年。

         其三,“磁湖”之名先于苏氏兄弟在磁湖相见之前。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磁湖泛舟前一、二天,苏轼写过一首五言古诗《晓至巴河口迎子由》,共二十四句,其中有“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可见苏轼到磁湖以前,就有了“磁湖”之名。



附:苏轼《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璧。

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

隔壁闻歌呼,自恨计之失。

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

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

江流镜面净,烟雨轻幂幂。

孤舟如凫鹥,点破千顷碧。

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

朝来好风色,旗脚西北掷。

行当中流见,笑眼青光湿。

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

欲买柯氏林,兹谋待君必。

篇后语:“磁湖”的名称,其间经历过“张家湖”、“南湖”等称谓变化,最后又回归原名“磁湖”。其间的名称更迭,本文不作赘述。

注:参考资料《大冶县志》、《苏东坡轶事汇编》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