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篇:“土话”的记忆(一)
(2023-05-21 16:49:50)土话
从它的作用上讲
通俗易懂
蕴含乡愁
直抒胸襟
替君解忧
在黄梅下乡的乡下
曾经流传着一句土话
读起来朗朗上口
至今可信手拈来
“饭好吃
粥泡(烫)人
糊呐粘嘴
粑涨人。”
理解这句土话
不应停止在
看作为一种饮食体验
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
大声疾呼着
一种羡慕感
一种饥饿感
一种满足感
敝人出生在
上个世纪50年代初
正遇上饥荒
与其说是“饭好吃”
不如说是“欠饭吃”
那年那月那日子
靠野菜充饥
靠红薯当粮
靠挖藕填肚
靠菜粥度荒
物资匮乏状况
可见一斑
在粮食不太充足情况下
“饭好吃”
往往会成为
人们舌尖上一种普遍的期待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
要是遇到家里吃上一顿饭
虽然在饭里面
加入大量的红薯干或者野菜
没有见过多少米粒
但是
在我的心里
还是觉得挺惬意的
起码我是一个饱汉
其实用价值则体现在
比喝着吹了起浪的稀饭耐饿些
还少了内急频繁上厕所的麻烦
就在那个时候
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患上了低血糖
发作时心里发慌
头部冒汗
曾有叔叔跟我开玩笑说
“那是你过苦日子的见证”
时至今日
我不知道此话
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
时光飞逝
往事如昨
“饭好吃”这句土话
既能勾起我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又能让我领悟到
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一句土话
带我走过一段沧桑岁月
让我体验一番酸甜苦辣
前一篇:风光篇:晨赏“磁湖”
后一篇:顶针篇:问我怎么“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