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篇:“太监”、“小爬虫”及其他
(2023-03-07 11:07:19)
探究篇:“太监”、“小爬虫”及其他
篇首语: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许多社会现象(如太监)的产生,似乎都和贫穷有关。但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其驱动力源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私利)的追逐。
(一)
在封建社会演变过程中,产生太监的地方,数河间府 (今河北省河间市)出的最多。因为那个地方在每一个朝代都是贫穷的要命,许多著名的太监都是出自河间府。
只要我们看看一些宫廷剧,便会发觉太监的日子过得滋润。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地方越穷,想做官的人越多,岂止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滋润?!比如北方经济不如南方发达,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喜欢做官;内地经济赶不上沿海,内地人则比沿海人喜欢做官;中国的“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中国人普遍比外国人喜欢做官。阳历三月的一个夜晚,我辗转反侧,横竖睡不着,翻开李达老校长《唯物辩证法大纲》的哲学读本,对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从物质因素到精神因素,隐隐约约地看到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赫然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寻租”行为。
(二)
“小爬虫”与太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根本目标问题上,具有趋同性。细心观察你身边的“小爬虫”,就是一个挖空心思,一门心思想往上爬的野心家。每时每刻都在盘算着,寻求利益(私利)最大化。比起太监来,往往是有过之无不及。虽然“小爬虫”没有像太监那样有专门的产地,但确实存在着滋生的土壤。
“小爬虫”,在一些单位,说白一点,就是小人,有的领导就喜欢这样的小人,会给自己带来好处。这种人善于投其所好,善于见风使舵,善于帮领导办事,善于琢磨别人的短处,善于排斥持不同政见者。“小爬虫”,关键问题就在于一个爬字,为了往上爬,往往是嫉贤妒能,打倒对手;为了向上爬,往往是不惜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时候甚至于不怕牺牲自己的“老婆”,不怕牺牲自己的老乡、老同事、老朋友等多年老感情,不怕牺牲自己那张厚颜无耻的“老脸”。一言以蔽之,不择手段往上爬,寻求“利益(私利)最大化”。
篇后语:“太监”被阉割了生殖器,“小爬虫”被阉割了灵魂,都只剩下一具躯壳,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