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篇:永怀千古(下)
(2023-02-09 13:43:54)
追思篇:永怀千古(下)
四、追寻足迹
(一)致追悼词
一一黄梅二中老年协会、工会领导汤老师致悼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此沉痛悼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教育界第一批开创者、黄梅教育界优秀教育工作者沈涤文老先生!沈老先生生于1931年4月16日,于2023年1月1日因疫情病毒感染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2岁。
沈老师自幼聪慧,并在少年时就立志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立志为家乡培养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先生于1950年10月参加工作,可以说,他是黄梅教育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沈老师将自己一颗最火热的心,点亮在教育基础最为薄弱的乡村。他多年扎根严闸小学、沈大小学,历任教员、主任、校长。沈老师因个人能力卓越、师德高尚,多次被孔垄镇政府、黄梅县教育局授予“优秀教师”、“模范校长”孕称号。沈老师勤于业务钻研,乐于文化精进,后由于组织需要,沈老师又到武汉师专脱产深造。期间,沈老师有很多次留在条件更好的地方,可是他依然对家乡的教育念念不忘,所以,他回到了黄梅,回到了孔垄,被安排社黄梅县第二中学任教。在黄梅二中,沈老师一直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家乡的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沈老师一生追求进步,追求卓越。他总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1979年7月1日,沈老师终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时而今日在党44年。
沈老师热爱学生,热爱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一生光明磊落,清风两袖;培桃育李,名满桑梓。沈老师退休后曾被江西共青子弟学校慕名邀请去任教。在江西共青垦殖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五好家庭”等光荣称号。
沈老师有教育者的大爱,更有赤诚而高尚的情怀。沈老师一生笔耕不辍,哪怕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依然热爱家乡的文化事业,成为文昌阁诗社、黄冈市赤壁诗社的骨干成员,至今们留有《八旬留墨》、《八五留庐铭》等大量优秀诗作,流传后世。
沈老师的一生,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为黄梅教育事业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一生,是热爱生活的一生,是高尚的一生,更是贡献毕生精力的一生。
而今,“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杏无声”。沈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沈老师虽然走了,但更多的的人已经接过他的重任。沈老师虽然走了,但他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孙辈,已完全继承他的遗愿,牢记他的教诲,相信他们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聪明才智,将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也愿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沈老师未竟的事业,为黄梅的教育开创更新的篇章。
沈老师的离世,是我们黄梅二中的一大损失,更是黄梅教育界的一大损失。我坚信我们能继承沈老师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将我们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以告慰沈老师的在天之灵!
最后,祝愿沈老师一路走好!
(二)致追思文
悼念恩师沈涤文
一一沈老先生弟子熊超群
恸闻恩师于2023午1月1日13时38分离世,我及家人悲痛不已!1985年我随老师转至共青中学求学,同年考上江西大学,得益于老师的精心培养和师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1989年大学毕业,我常常携女友去共青老师家里,老师和师母每每好菜好酒招待我们,让我们就像回到了家里,老师和师母就像把我们当儿女一样看待,他们就是我再生父母!
2018年老师在大哥陪同下,南下广州,我们一行三人游珠澳港深,老师精神焕发,旅途中老师有感而发,让我有机会耳提面命,受益非浅!
2020年10日4日,我携夫人参加老师90岁大寿,老师桃李满天下,子孙满堂,寿宴宾客欢喜,老师师德满溢,各界人士祝寿:朗声四起,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
呜呼!老师驾鹤西去,教育界痛失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匠,我辈痛失一位人生导师,痛哉痛哉!我满怀感恩之情,沉重悼念沈涤文老师!
师生之情永存!
学生熊超群 叩首
五、漏尽钟鸣
2022年12月31日晚至2023年元月1日中午,沈府老外翁涤文大人在生命弥留之际,呼吸逐渐进入衰竭状态,气息也变得越来越微弱,完全靠氧气帮助维持和延续生命。这天晚上,由我和小内弟沈济球负责在他老人家身边守候照护。在他老人家的生命跨入2023年新年之际,敝人按下手机“快门”,拍下了这张《生命的最后时刻》照片。
拍摄时间:
时值辞旧迎新之际。岁月的时钟,刚刚跨入新的一年,即公历2023年元月1日零时
拍摄地点:
湖北黄梅县孔垄镇洪碾村沈畈沈府
拍摄感受:
佛在一炷香,人在一口气。大限将近,他老人家在与死神抗争,像一只上了发条的时钟,进入了衰减振荡,直至慢慢地停摆。此时此刻,这个氧气瓶似乎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呜呼,生命原来如此脆弱!
《生命的最后时刻》
时间永远定格在一一
2023年元月1日13时38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