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败笔

(2006-01-21 10:12:40)
分类: 南方的天空,吹着北方的风

音乐,燃点了每一个希望的苗头

——小记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音乐,真的可以改变很多的东西,人的性格、言行、命运……电影《音乐之声》里,修女玛利亚用音乐与歌声,改变了七个小孩自己性格、上校与她自己的爱情,以及上校一家的生命。在满布音符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其实也一样;会因一段动听的音乐、一收触动心灵的歌曲,而在某一个瞬间改变了原本心底作好的决定、当时的情绪、衡量事情的角度……

 

记得,在某本杂志的影评栏目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使笔者对这部,有着奇怪名字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而,重复地去翻看、回味。

《放牛班的春天》,是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重拍自其于1945年看过的一部电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而,《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本身的没有美女演员、暴力成分;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与风格多样,实在为人所讨好与喝彩。观众可以将其视为一部电影回忆录,只因导演的确是,用了这样的手法来拍摄;也可以,将其定格到“励志电影”的范畴中,毕竟克莱门的出现,提升了学生的意志与向上的勇气;但笔者,更觉得它是一部充满希望的音乐剧,电影从一开始到结局,都充满了音乐、嘹亮动人的歌声。在音符间,一群无恶不作的学生,落在一位极度凶残的校长的手下;本来的漆黑一片的前路,在遇上助理教师克莱门特与音乐后的日子里,他们的前路渐渐地变的光明、希望满载。

 

音乐令他手握着希望,并要他将其手上捧着的光明,散播到他人的黑暗生命中。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一直没有发展的他,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在克莱门特到达“水池底部”(学校的名称)的第一天,便遇见一群过于活泼、天真、无知的学生;还心里暗自恐惧学,生会将起谋杀、毒害

学生的天真与无知,长期在穷凶极恶、残酷的校长的长期虐打、禁锢下,都显得有点无辜。封闭、黑暗的学习环境下,克莱门特的出现,就如太阳那般的光明。他是善良的,他多次忍受学生对其的捉弄;他多次为学生,在校长面前隐瞒错误;他多次为阻止校长对学生下毒手,而遭到校长的责骂……渐渐,他的善意感动了,那一群无恶不作的学生。同时,克莱门特也在闲时开始着自己的音乐创作;在没有音乐课程的学校里,作了一次实验,用音乐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尝试于课堂上让学生接触音乐与歌唱,更在学生群里组织了合唱团。第一次的试音、分组;第二次,开始练习;第三次的正式排练……克莱门特终于踏出了其成功的第一步,而学生也渐渐地表现出,对其与音乐的喜欢、友好的一面。

 

皮埃尔是学生中的一员,亦是其中最具音乐才华的一位。其,有着一副俊俏的面孔,但其一些所作所为,常常被人笑称为,“天使的面孔,但有着魔鬼的内心。”他,也有着悦耳、嘹亮的的嗓音,但周遭环境的黑暗与他的沉默,将那份潜能与特质掩盖了;连他自己都因此而,遗忘了其身上唯一的亮点。

克莱门特第一次,与其组织的合唱团的练习中,遭到皮埃尔的戏弄;第二次合唱团的排练中,皮埃尔对克莱门特的不理不睬……直到,克莱门特在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皮埃尔在教室里的独自歌唱;皮埃尔的命运,才开始慢慢地发生了转变。

克莱门特妄想,将皮埃尔身上的歌唱潜质发掘出来;他的不舍不弃,最终打动了皮埃尔。而在这过程中,克莱门特数次将皮埃尔受罚的事实,在其母面前隐瞒;在校长面前,隐瞒皮埃尔所犯下的错;帮皮埃尔母子俩,改进他们恶劣的母子关系……而,皮埃尔的歌声,从刚开始时的令人惊讶;到最后,在那场合唱团为慈善委员会与伯爵夫人的演出中,他的歌声令到在场的人,都为其歌声感动、流下眼泪。那是一种,充满喜悦、快乐、对未来怀有希祈,如天籁般悠扬的歌声。导演当初,为了寻找饰演埃尔身一角的演员,与制片人一同游遍整个法国;后来,才在位于里昂斯的圣马克学校儿童合唱团中,发现了这个样貌讨好的十二岁男孩Jean-Baptiste Maunier

 

合唱团的成功,令校长对克莱门特的想法刮目相看,更令其对慈善委员会为学校的资助,起了更大的野心。校长也一改当初反对组织合唱团的话语,并将所有组织、训练合唱团的功劳,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他的虚伪,引起了校工马克森斯与其他老师的不满,并联合了起来;写信到教育委员会,揭发了校长长期虐打学生的事情。

故事的最后,助理老师克莱门特离开了学校,在学校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后。“水池底部”毁掉了;同时,校长的野心想得到慈善委员会的援助的计划,也毁掉在其中了。只因,校工与其他老师的揭发,在教育委员会调查了学生后,得到了证实。校长给辞退后,所有学生都重新获得了自由。而,皮埃尔更离开了“水池底部”,入读了里昂音乐学校;在几十年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指挥家。

 

整部影片里,最打动人心的一墓,莫过于是克莱门特给校长辞退后,离开学校的那一幕。由于,校长不准他去见学生、与他们道别。本以为会只身上路的他,在刚踏出校门口的那一刻发现,从教室的窗户飘下无数只,学生们为其制作的、写满了祝福语句的纸飞机;学生们并在教室里,齐声高唱着那一首,由他编写的歌曲,“风中飞翔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记得回来我身边……”在克莱门特临上车的那一刻,竟走出现了那一个,他刚去学校时;常常等在校门口、等待星期六、等待爸爸出现的孤儿派皮诺。在派皮诺再三的恳求之下,克莱门特抱起了他,带着他一起上路……

    这一幕幕的情景,都记录在那本由派皮诺一直保管着的,五十年后的皮埃尔才接过手上的克莱门特的日记本里。经历了五十年的成长、改变后,两位老同学再次的相遇;仔细地在克莱门特的日记本上,回忆、回味着当年的轻率、狂妄、快乐、眼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