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际迷航》:红色物质制造黑洞de震撼

(2009-05-18 12:28:59)
标签:

电影

星际迷航

舰长

寇克

宇宙

黑洞

分类: 我的杂记

记得小的时候自己曾经是个科幻迷,关于宇宙天体类的书籍看得不少,这次上映的著名的科幻系列影片《星际迷航》是2002年以来《星际》系列的最新片,而且最近两年的引进大片如《007》、《变形金刚》等虽说比同时期的其它片子都不俗,但相较于《星际迷航》,还是稍逊一筹。何况,据说影片5月7日在北美上映后,得到了影评人近乎一边倒的好评,并且只用了三天半时间就收获了将近8000万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则顺利跨过1亿大关——所以没理由不到电影院去观看,平时看国产影片连40元都嫌贵的我,不支持国产影片,小小的打工族花钱要考虑“性价比”,“花qian在国产电影上始终觉得贵”应该shi可以理解的。

《星际迷航》:红色物质制造黑洞de震撼


《星际》的所有影片都是派拉蒙,这个也不例外,这部科幻巨制投资1.5亿美元,由导演处女作《碟中谍3》的名导J·艾布拉姆斯执导,讲述的是寇克舰长和他的伙伴史巴克的早年经历。
星期天晚上7点半,正是观影的黄金时间,我怀着看《星际迷航》才有的欣喜雀跃的心情入座,随即就被在浩瀚宇宙中飞翔的星际联盟企业号所吸引、被各种宇航器械及其造型锁紧了眼球。这部电影虽说是系列片,前面五分多钟却依然有着让全部影片完整的类似“序跋”的结构,吉姆舰长的父亲在最后12分钟为了保卫八百多人的生命,英勇地与敌舰同归于尽,其无畏气概多少有点让观者动容,而在这样的爆炸中,吉姆诞生了,于是,他的使命就在他出生的时候注定了

 

当然,里面所依据的科学理论还是和星战一样比较靠谱,有的人如果不理解“时空隧道”、“星际走廊”所依据的介质传播、传送理论,那么当他看到“曲速”、看到“同一个史巴克的青年和老年两种形态同时出现于一个时空”,很可能认为这部大片太过异想天开,但实际上,如果有看过科幻或关于天体物理的书籍,或者知道《相对论》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还是不会太讶异的。

让我震惊的是“红色物质”的人工制造黑洞的理论在影片中的运用,同时当黑洞生成时、重力井的巨大作用力对周边的影响,以及地球频率对自身的保护等,这些,固然需要思考,但实在是太富有想象力了,让人在思考之后欣喜,并对“相对论”里关于时间的各种五花八门的例子着迷不已!当看到瓦肯星被尼诺一伙发射的红色物质制造的黑洞吞噬和摧毁,当看到那个在宇宙中产生过数千年文明的星球幻灭成黑洞并消逝的时候,真的是-让人觉得壮观和震撼。

至于吉姆被史巴克发射“流放”到织女4号星所遇到的怪兽,的确有些恐怖,但也在意料之中啊!这一段颇有金庸小说里“少侠奇遇”使得武功大增步入武林顶级高手的味道。如果不是这一段,那么吉姆不会马上对史巴克由先前的对峙转而为后来两人开始建立深厚的友谊。史巴克想必是处女座的男人,他是完全的重视和遵循“逻辑”!然而片中却描述了他与一个舰内成员的爱情,让一旁的吉姆羡慕不已。

片子里喜剧元素的融入恰到好处,一个俄罗斯数理方面的十七岁的天才,在舰内身兼广播员的身份,可他却是个大舌头,或者说俄语-英语的味道浓厚,电影院内的观众被他反复不休的“V-V-V”的发音逗得乐不停,还有被打了镇静剂的吉姆身体伴随了手脚变大的并发症,说话时候本来是有手势的,可他突然看到自己的手貌似熊掌,于是怔住了……影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有影评说这部电影的一个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就是并没有像很多大片一样把观众当傻瓜。“时空穿梭可以考验逻辑能力,一般来说,好莱坞的大制作动作片和科幻片,不但不会为难观众,反而倾向于剧情傻瓜化,生怕有地方观众看不懂,可是艾布拉姆斯和两位编剧一反常态,他们要讲的故事很需要我们动一点脑子,有些地方动一下脑子还真不一定能想明白。其实《星际迷航》并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识,但因为其中有些地方玩的是时空穿越,而且是那种很严谨的穿越,所以我们理解起来,会小有难度,比如年轻的史巴克为什么看到未来的飞舰会感到眼熟,(就仿佛《大话西游》中的二当家在至尊宝反复使用月光宝盒时,就被搞得一头雾水,还喃喃自语,“我怎么说了个又字”),而且一下就能玩得转;未来人改变现在会不会造成宇宙大混乱……这些都需要我们转一下脑筋才能想通,而在想通之后,就会产生所谓的“智力快感”,这正是观看这部影片的一大乐趣。”

看完电影,依然没法从其中的兴奋状态中出来,晚上做梦似乎都和星际有关……感觉一种非常快乐的愉悦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科幻迷才会有这样的体验呢?

《星际迷航》:红色物质制造黑洞de震撼

 

《星际迷航》:红色物质制造黑洞de震撼

————————————————————————————————————————————

《星际迷航》VS《星球大战》相关资料:
  在科幻迷眼里,《星际迷航》系列的影响力和《星球大战》在伯仲之间,可能稍逊一点点;在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小体系方面,两套影片算是势均力敌,《星际迷航》里有“曲速”,《星球大战》有“大能”,《星际迷航》有寇克舰长,《星球大战》里有太空海盗汉·索罗,《星际迷航》有星联,《星球大战》有银河议会。但说到持久力,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就比不上《星际迷航》了。虽然启航的时间差不多,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星球大战4:新希望》是1977年启程的,而第一部《星际迷航》是1979年,可是《星球大战》拍过三部之后,就中断了十几年,而《星际迷航》坚持隔两三年就出来一次,二十多年下来,终于拍成了科幻电影中别无分号的电影剧,总数竟达10部之多。而派拉蒙早在2005年就计划开拍第11集,也就是如今这部《星际迷航》。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星际迷航》,规模上多少有点小家子气,这次派拉蒙使用大手笔,拉上了顶级制作班底,决心把其打造成一套新的科幻巨制的第一部,想想看,就连马特·达蒙就要加入,都被“看上去有些老”而被婉言拒绝,就不难看到派拉蒙和导演艾布拉姆斯多有底气了。而重新启程的《星际迷航》,也因其质量上乘而受到影迷和影评人的齐声称颂。

“前传”VS《星际迷航》系列片相关资料:
  今年有一大堆前传,是名副其实的前传年。拍前传的好处是,剧情和人物挪腾的空间更大,不会受到太多约束,而且偶尔跟后面呼应一下,就能让观众又惊又喜,所以《X战警》系列有了前传《金刚狼》,之后还有《终结者》的前传《终结者2018》和《达芬奇密码》的前传《天使与魔鬼》。
  《星际迷航》作为整个《星际迷航》系列的第11部,也是部前传,而且是部很有必要的前传,毕竟詹姆斯·寇克舰长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舰长,但他也拥有一般人没有的天赋和经历,这正是影片要讲的,他如何从只当了11分钟舰长就英勇牺牲的老爹那里继承了当舰长的那些优点,他的少年时代如何度过,他怎样加入星舰学院,如何追求女孩子,总而言之,其他《星际迷航》里寇克舰长没有的那些经历和性格,在这部前传里都可以找到。

  《星际》系列于1979年推出首部电影版《星际迷航:无限太空》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在这之后接连拍摄了共10集电影。他们均有派拉蒙公司完成。铁杆的影迷认为,偶数集的电影比奇数集的电影好。这个规则尤其最符合头几部电影:第二集和第四集通常是影迷最喜欢的电影,而第一部和第五部通常是最不受欢迎的。《星际旅行:复仇女神》可能是偶数号电影中的例外,它的票房是十部电影当中最差的,也是系列中被嘲笑得最厉害的一部。
电影版中有很多有趣的情节,例如第二集中史波克的牺牲与创世计划,第三集中史波克再度复活,以及第四集中寇克船长等人返回二十世纪的地球寻找座头鲸、第七集中寇克船长与毕卡船长的相遇等等,值得一看
I 《无限太空》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1979年 原初系列
II 《可汗怒吼》 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1982年 原初系列
III 《石破天惊》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1984年 原初系列
IV 《抢救未来》 Star Trek IV: The Voyage Home1986年 原初系列
V 《终极先锋》 Star Trek V: The Final Frontier1989年 原初系列
VI 《未来之战》 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1991年 原初系列
VII 《星空奇兵》 Star Trek VII: Generations1994年 原初系列/下一代
VIII 《第一次接触》 Star Trek VIII: First Contact1996年 下一代
IX 《星际起义》 Star Trek IX: Insurrection1998年 下一代
X 《复仇女神》 Star Trek X: Nemesis2002年 下一代
XI《星际迷航》Star Trek XI 2009年 原初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