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了
(2025-07-14 16:34:03)五时设化、三藏十二部
最初华严三七日 第一时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时//三时二十二年谈般若 第四时法华涅槃共八载 第五时
一,世尊佛陀在世间传法分为五个时期:
1.华严时:成道后用了21天时间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为大菩萨说的。
2.阿含时:这时,佛因为发现了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大乘法,于是在接下来的12年中,说小乘《阿含经》讲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理,度化声闻、缘觉的二乘人。
3.方等时:接着8年,为小乘人入大乘法、为大乘初机菩萨讲《维摩诘经》等,讲藏、通、别、圆教道理,大小乘利、钝根通行的轨道,故称方等时,为大乘时期。
4.般若时:其后22年,佛讲《大般若经》、《心经》等承前启后。
5.法华涅槃时:最后8年佛说《妙法莲华经》《涅槃经》《佛遗教经》等,纯讲实法,不讲权法,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可见这即是佛来世间的最终目的。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
谓正法一千年,
像法一千年,
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
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证解脱禅定之人。
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证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
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证,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
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
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证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
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
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
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楞严经白话译文卷三结束语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铄迦罗心无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