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3
(2023-05-15 16:35:05)
3、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4、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5、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6、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明会要》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7、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
8、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5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38%。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历经风霜雪雨,李家人勇往直前。人口从古时几十万,发展到如今的九千万之众,可谓族人兴旺,绵延不息。
四、家族荣誉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李氏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李氏家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
最负盛名的李姓历史人物有:
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福泽千年,流芳百世;
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悝,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秦朝丞相李斯,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千古一相”之名;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南唐皇帝李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词帝”;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被后世尊为 “药圣”;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