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鸟人日记(16)-唠嗑

(2022-08-01 09:35:33)
标签:

起居杂记

分类: 候鸟老人在海南

鸟人日记(16

---木雨风在海南的家长里短

 

唠嗑

---2014.12.13

 

聊天作为大众之语在各地有不同的表述,四川人叫摆龙门阵!北京叫侃大山!山东人叫拉呱,林林总总!我们东北这嘎达吧一般习惯称之为“唠嗑”!今天就是我的“唠嗑”日,因为孙大姐来看老妻了!原因在于连续的阴雨天,老妻风湿痛几天没去跳 “大妈广场舞”了。老乡兼舞友的孙大姐挂念来看看她,两人滔滔不绝,爽朗的笑声将小蜗居震得“直晃荡”!俗话说,三个女子一台戏,好在这是两个,但是我的文思已经荡然无存!唯有给她们送茶,以一解因为她们说话过多而干渴的喉咙,并不时插上1-2句言不由衷、离题万里、让两人莫名其妙的话!尽管如此,老妻对我的有眼力见还是表示满意的。


(原创)鸟人日记(16)-唠嗑


杨大哥听到我家如此热闹,径直来看究竟!听说我在“写书”,他很好奇?当看了我写的与他同行、他讲述的童年励志故事博文,《在椰风田园中听到的励志故事》和《椅子圈的故事》节选后,老人家认真的点点了点头、如雪的白眉矜持的扬了扬,乐呵呵地对我老妻说,“老木很有才”!还幽默地使用了一句具有东北地方力度特色的歇后语,说我是“老鼠啃尿盆,口口有瓷(词)”,你看,东北人说话多哏!这着实让我在老妻面前得意了一阵子,我对这话很受用,因为我就是一个凡人,愿意听别人说的表扬话!这样我想起了一个套近乎的故事:“一个老leader从不接受人家送的礼品,总是给人留下拒人千里的印象。一个年轻人千方百计投其所好,发现他的弱点竟然是喜欢听恭维话!于是他投其所好说,现在向您这样的干部不多了,清廉、勤奋、有能力……!短短数语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他人不得其解?”我就这样云里雾里地thinking着。杨大嫂又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酸菜馅水饺和一塑料袋芸豆走进家门,我一看是梦中寻他千百的心仪,按捺不住说道,酸菜馅饺子味道真好!杨大嫂说,快吃,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正合我意,不顾老妻具有杀伤力的目光,风卷残云、须臾一看就剩几个了,老妻还没有尝呢!在老妻无奈的眼神下,我真的很尴尬……!杨大嫂笑的哈哈的。对了,那大芸豆是用来煮东北人喜欢吃的大碴子粥的,你知道大碴子粥吗?那是东北人的普遍喜欢,也是我老妻的最爱!佐以咸鸭蛋,趁热踢了秃噜的喝下去,那是她享受的时刻!不过她没有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有外人,更重的是让我看看!就如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原创)鸟人日记(16)-唠嗑


老妻的大碴粥还是没有喝上,于嫂来了!她感冒了,总是咳嗽,于是我又开始听两人聊起了治疗感冒咳嗽不吃药的偏方。我听得云里雾里的,也插不上话,但留意信息,这里采摘一则与你分享:“用一个不去外皮的红萝卜,在顶部约一指厚的地方切下;在剩下的萝卜上挖个坑,放上几块冰糖;再把切下的萝卜顶盖上,立着埋在盛米的口袋里,让米盖过萝卜;三天之后把萝卜拿出来,里面的冰糖已经化成水了,就喝这个水止咳!”我没实践过,不知真伪?只是出于好奇记录下来!你知道的,现在的微信上养生秘方犹如排山倒海般!

我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慢慢的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自己的节奏,我记录下了今早的新发现。其一是,一个古稀之龄以上的老人、矮墩墩的给人以强壮感,一头银丝,基本可以称得上是鹤发童颜!他练的是什么功呢?我从头看到尾,就是两个反复的动作,一个类似武术中的金刚倒锥,就是震脚的同时,一拳砸在另一只手中,同时伴随着一声“嗨”!另一个动作就是正反向的交替转圈!我孩提之时将其叫做“弥勒转”。我在托儿所受此害颇深,逞强转的多、晕了!现在也不敢做此动作,并据此推断我晕车就是由此造成的?不解老人练习这个动作能受益什么?待老人家练毕,我上前搭讪着请教!但是不管我怎么问,老人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回答“啊(读作 á)”?有缘博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功法吗?其二是,今天早上大规模的旅游团走了,7辆大客车啊!满满的!一大早楼下就人声鼎沸,老人们大呼小叫地和导游交流着什么。当一阵阵马达的轰鸣声消失后,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静谧!晨练回来发现,水池边上的几株香蕉树上的未熟果实不见了?一个巨大的香蕉花蕊被扔在地上,显然花蕊是被用利刃切开的,露出了内中的未成形的小香蕉!见此,我真想来上一句国骂!是谁这么贪婪、残忍?


 

(原创)鸟人日记(16)-唠嗑

2014年,老木尚属年轻!弹指一挥间、八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