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木雨风的闲散生活
木雨风的闲散生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57
  • 关注人气:1,0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2022-07-18 09:24:03)
标签:

学古诗笔记

分类: 杂谈与学习体会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2021年所学

 

1222021.4.14日星期三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夏日绝句【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0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32021.4.16日星期五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示儿【朝代】宋【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1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42021.4.18日星期日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作者】陆游 【朝代】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释义: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2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52021.4.20日星期二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一【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释义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男女都很忙。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呢。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3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62021.4.23日星期五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jiá] 蝶飞。

 

释义: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4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72021.4.24日星期六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5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82021.4.25日星期日大连

我和外孙学古诗观书有感【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6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1292021.4.26日星期一大连

发表了博文《(原创)凝聚7-感叹人生》(阅读)新浪博客

我和外孙学古诗春日【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风和日丽游春在泗[sì]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这是我和宝宝一起背会的第167首古诗!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木雨风,一个宅心仁厚、淡心素雅的闲散布衣!学工科出身,退休后执迷于文字!写出200余万字的博文,涉猎广泛,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欢迎有缘博友关注我哦!



我和外孙学古诗(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