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笠翁对韵学习(18)-六鱼之三

(2021-12-09 07:00:00)
标签:

学习笔记

分类: 杂谈与学习体会

笠翁对韵学习(18

--六鱼之三[1]

 

    一、全篇文字[2]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骖鹤驾,待鸾舆。桀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笠翁对韵学习(18)-六鱼之三

文中生字

欹、囊橐 、苴、峤、纡、骖、舆、桀。

9个字是我不认识的。因为汉语拼音在博文中总是莫名地出错,所以我将这些字做成了图片,其读音以图片上标注的拼音为准。


笠翁对韵学习(18)-六鱼之三

二、分段释义

1.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

字词解释与释义

【欹】倾斜之意。

欹对正,密对疏欹,歪斜、倾斜的意思,与“正”意思相反,《荀子·宥坐》有“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平仄上,“欹”和“疏”是平声,“正”和“密”是仄声。语法上,“欹”“正”与“密”“疏”是两组反义形容词。

【囊橐】盛物的袋子。大称囊,小称橐。或称有底面的叫囊,无底面的叫橐。诗经•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享•传:小曰橐,大曰囊。

【苞苴】包裹。自上包之叫苞,自下垫之叫苴。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囊橐对苞苴囊橐,泛指袋子,《诗经·大雅·公刘》“迺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亨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苞苴,“苞”通“包”,二者都有包裹的意思;也可指蒲包,用苇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之类食品的用具,《礼记·少仪》“笏、书、修、苞苴……其执之,皆尚左手”,郑玄注“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

平仄上,“囊橐”是平仄,“苞苴”是平平。橐,《广韵》“他各切”,入声。语法上,二者都是名词,其内部都是并列结构。

【罗浮对壶峤】古代传说,《初学记》云:“罗浮二山随风雨而离合,壶峤二山逐波涛而上下也。”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亦称东樵山,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壶峤:海上二仙山名。峤,(音叫)山道;(音桥)山尖而高。

【山纡】山坳。纡,弯曲,绕弯。

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罗浮,山名,在广东,是罗山与浮山相合而成,《后汉书》南朝梁刘昭代注“有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于罗山,故置傅罗县”;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宋苏轼《食荔枝》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的诗句。壶峤,据《汉语大词典》,传说中仙山方壶、员峤的并称,清赵翼《题吴并山中翰青崖放鹿图》诗有“从此相随戏壶峤,君骑白鹿我青牛”;

峤,读jiàoqiáo,按《广韵》“峤”作“渠庙切”,去声。曲、纡,都是屈曲、曲折的意思。平仄上,“罗浮”是平平,“壶峤”是平仄;“水曲”是仄仄,“山纡”是平平。曲,《广韵》“丘玉切”,入声。语法上,“罗浮”与“壶峤”都是名词,都是山名并列而成;“水曲”“山纡”都是主谓结构。

 

2. 骖鹤驾,待鸾舆。桀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

字词解释与释义

【骖鹤驾,待鸾舆】鹤驾、鸾舆,都是宗教传说中仙人所乘的车乘,由鹤和鸾凤驾着在空中飞行。骖騑: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骖,乘、驾,在这里是驾驶的意思。楚辞•屈原•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骖,此处是乘、驾驭的意思;鹤驾,典出《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喜欢吹笙,能吹出凤凰的鸣叫声。道士浮丘公把他接到嵩高山上,后来王子乔见到桓良,让他转告家里人七月七日在缑氏山上相见。到了七月七日,王子乔果然乘着白鹤在山头停留,家人只能远望,不能触及。王子乔过了几天才离去。后人因称太子的车驾为鹤驾。

侍鸾舆,今本多作“待鸾舆”,当因形近而误。侍,侍奉的意思。鸾舆,天子所乘坐的法驾,汉班固《西都赋》“于是乘鸾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鹤驾”“鸾舆/鸾车”经常并提,如唐吕岩《赠刘方处士》有“鸾车鹤驾逐云飞,迢迢瑶池应易到”等。

平仄上,“骖鹤驾”是平仄仄,“侍鸾舆”是仄平平。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动宾结构。

【桀溺对长沮】桀溺、长沮,二人为春秋时隐士。《论语》上说:孔子周游到楚国,迷了路,让子路去问路,遇到了两个耕田人,一个叫桀溺,一个叫长沮。也有人说,长和桀都是身材高大的样子,溺和沮都是污泥。长沮和桀溺就是两个身上沾泥的高个子,并不是人名。

平仄上,“桀溺”是仄仄,“长沮”是平平;“桀”《广韵》作“渠列切”,入声。语法上,都是指人的专有名词。

【博虎卞庄子】卞庄子,鲁人,古代名勇士。传说他看到二虎争一牛,欲刺虎,管竖子曰:“两虎食牛,牛死必争,争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者刺之,必毙”。卞庄子听从劝告,一次刺死两只虎。故有搏双虎之名。

【当熊冯婕妤】婕妤,古代宫廷中女官名。冯婕妤为汉成帝宫中女官,贤才通辩,为帝所幸。曾侍汉元帝观虎圈,有熊出,众惊走,冯独当之,帝深嘉其勇也。后赵飞燕得宠,被谮,退侍太后于长信宫,作赋自伤,词极哀楚。或作班倢妤。

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上联是有关卞庄刺虎的典故,《史记·张仪列传》载:“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意思是: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著名勇士,食邑于卞,谥“庄”,“子”是对男子的美称。他想要去杀老虎,馆竖子跟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牛,它们一定会为了争食打起来,必然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到时候再趁机下手去杀受伤的老虎,不就可以一举而得了吗?”卞庄子听从了他的意见,果然一举两得。

下联典出《汉书·外戚传》:“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以此倍敬重焉。”意思是:婕妤,宫中女官名,汉武帝时始置。汉元帝时,有一次看斗兽,有一只熊跑出了兽圈,想要爬到皇帝所在的殿上。众人都吓得大惊失色,只有冯婕妤冲在元帝前面挡着。左右护卫杀死了熊之后,元帝问她:“别人都怕得要命,为什么你还能挡在熊的前面呢?”婕妤说:“熊只要抓到一个人就会停下来。我担心熊伤害您,所以用身体挡在您前面让它抓。”元帝对她更加敬重。

平仄上,上联是仄仄仄平仄,下联是平平平仄平。搏,《广韵》“补合切”,入声;婕,《广韵》“即叶切”,入声。语法上,“搏虎”对“当熊”,都是动宾结构;“卞庄子”“冯婕妤”是人名相对,说明“搏虎”“当熊”乃由此二人所为。

 

3. 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

字词解释与释义

【南阳高士吟梁父】梁父吟为乐曲名:(1)汉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梁父为泰山下的小山,梁父吟乃言人死后葬此山,故为葬歌。(2) 相传为曾子所作的琴曲。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特别喜欢吟唱《梁父吟》。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或作梁甫吟。杜甫诗“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李商隐诗“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都是说这件事。

【西蜀才人赋子虚】西蜀才人指司马相如,他写的《子虚赋》,文中藉虚构的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彼此问答,藉以讽刺帝王的骄奢。武帝读后大加赞赏,以为司马相如是古人,故感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上联说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典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南阳,地名,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话。高士,指的是德行高尚而隐居不仕的君子,此指诸葛亮;《梁父吟》又作《梁甫吟》,“父”“甫”义同,都是对男子的美称,读上声。诸葛亮曾隐居南阳,耕种于田亩之间,喜欢吟诵《梁父吟》。

下联说的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典故。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是假借子虚、乌有、无是公三人的问答,讽刺帝王的骄奢淫逸。“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憾恨自己不能与作者同时。司马相如的同乡杨得意趁机举荐了他,司马相如这才见到了汉武帝。西蜀,今四川,古为蜀地而在西方,故称。才人,有才之人,这里指司马相如。

平仄上,上联是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是平仄平平仄仄平。语法上,二者都是主谓结构。


4.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字词解释与释义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二句的意思是:田园里的白石、黄花种种景物,可供隐者扶杖著履而游。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五湖即太湖,古今著名风景区。(唐)崔涂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任樵渔:上联的典故出自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其《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的话。黄花,即菊花,陶渊明酷爱菊花,其《饮酒》其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故而李清照《醉花阴》有“东篱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称菊花为黄花。杖,木棍,可用于拐杖。履,鞋子。

五湖烟景,此处用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的典故。范蠡曾帮助越王勾践复仇,打败吴国,后辞官归隐,根据《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辞于王……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故唐崔涂《春夕》有“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任樵渔,今本多作“在樵渔”,“在樵渔”语义不通,且一“任”字更能突显自在逍遥的闲适状态,当以“任”为是。樵渔,打柴、打鱼,也可指樵夫和渔夫。

平仄上,上联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白,《广韵》“傍陌切”,入声;石,《广韵》“常隻切”,入声;供,在《广韵》中有“居用”“九容”二切,此处当读平声。语法上,“三径风光”“五湖烟景”两个定中结构相对。“白石黄花供杖履”“青山绿水任樵渔”都是主谓结构:主语“白石黄花”“青山绿水”都是并列结构,谓语“供杖履”“任樵渔”都是动宾结构。 

三:全文直译

斜和正相对,密和疏相对。 口袋和包裹相对。 罗浮山和壶峤山相对,水路弯曲和山路迂回相对。 驾着太子的鹤车,陪侍天子的鸾舆。 桀溺和长沮相对。 与虎搏斗的卞庄子,以身挡熊的冯婕妤。 南阳高士诸葛孔明好吟唱《梁父吟》,西蜀才人司马相如能赋诵《子虚赋》。 隐居的陶潜拄着杖漫步于白石菊花之间,欣赏着田间的三径风光;辞官的范蠡驾着船逍遥于青山绿水之中,享受着渔父樵夫的生活。

 

本篇学习结束语:受益匪浅,兴致盎然。2021.12.7日整理完成於大连家中。


笠翁对韵学习(18)-六鱼之三


笠翁对韵学习(18)-六鱼之三



[1] 本篇完稿于2021.12.7日。

[2] 本篇文字以中华经典启蒙诵读本《笠翁对韵》 ISBN 978-7-5034-5804-0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2 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