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学习(17)

标签:
学习笔记 |
分类: 杂谈与学习体会 |
笠翁对韵学习(17)
--六鱼之二 [1]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穿云采药闻仙犬,踏雪寻梅策蹇驴。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文中生字
耒耜、耰
上述3个字我不认识。因为汉语拼音在博文中总是莫名地出错,所以我将这2个字做成了图片,其读音以图片上标注的拼音为准。
二、分段释义
1.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
字词解释与释义
【吾对汝,尔对余】吾、余,“我”的意思;汝、尔,相当于今天的“你”。平仄上,“吾”“余”是平声;“汝”“尔”是仄声。语法上,吾、余,第一人称代词;汝、尔,第二人称代词。
【选授】量才授官。
【升除】升,晋升。除,授予官职。升除,等于说阶除、陛除,拜官授职,即除去旧职就新职,由皇帝授予。
【选授对升除】平仄上,“选授”是仄仄,“升除”是平平。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动词,并列结构。
【书箱对药柜】书箱,琅环阁藏本作“书橱”,今本多作“书箱”,二者皆可。
【耒耜】翻土所用的农具,类似今天的犁。耒为其柄,耜为其刃。《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幼学琼林•卷四•制作类》:“兴贸易,制耒耜,皆由炎帝。”
【耰锄】用来平整田土或击碎土块的农具。通櫌。淮南子•泛论:后世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宋•陆游《东村》诗二首之一:“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鉏耰女下机。”《论语•微子》:“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
【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平仄上,“书箱”“耰锄”皆是平平,“药柜”“耒耜”都是仄仄。语法上,“书箱”“药柜”都是定中结构;“耒耜”“耰锄”都是由农具名词组成的并列结构。
2. 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
字词解释与释义
【曾参】人名。(公元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时鲁国武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曾点之子,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传《大学》为其所述;又作《孝经》,以其学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后世尊称为宗圣、曾子。孔子曾说:“柴也愚,参也鲁。”鲁,迟钝。
【颜回】人名。(公元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鲁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亦作颜子渊、颜渊。孔子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参虽鲁,回不愚】参、回,指孔子弟子曾参、颜回,两句皆化用《论语》里的话。《论语·先进》有“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为政》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皆为孔子对弟子的评价。
平仄上,“参虽鲁”是平平仄,“回不愚”是平仄平。语法上,两句皆是主谓结构。
【阀阅对阎闾】阀、阅,仕宦人家自叙功状而树立在门外的柱子,《玉篇·门部》“在左曰阀,在右曰阅”;也可以指功绩、功业,引申为祖先有功业的世家、巨室,如宋苏轼《答曾学士启》“而况圭璋之质,近生阀阅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于以助成肃雍之化”。阎、闾,指里巷内外的门,“阎”是里巷的内门,“闾”是里巷的大门;后引申为平民,如《资治通鉴·陈纪·长城公下》“(陈叔宝)恣溪壑之欲,劫夺阎闾,资产俱竭,驱逼内外,劳役弗已”。可见,“阀阅”“阎闾”,在表世家和平民的意义上,正好相对。
平仄上,“阀阅”是仄仄,“阎闾”是平平;阀,《广韵》“房越切”,入声。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名词,且都是同义并列结构。
【诸侯千乘国】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千乘,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千乘指的是一千辆兵车;千乘国,指的是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春秋末期以后,千乘之国指中等或较小的国家。《论语·先进》中,子路谈自己的志向时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认为如果让自己管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两边是大国的威逼,还有战争和饥荒的双重重压,他也可以在三年之后,让百姓懂得勇敢和礼义。
【命妇七香车】命妇,根据《汉语大词典》,指的是封建时代受封号的妇人,在宫廷中则妃嫔等称为内命妇,在宫廷外则臣下之母妻称为外命妇。七香车,指的是用多种香料涂饰或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亦泛指华美的车,多为贵族妇女乘坐,唐卢照邻《长安古意》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平仄上,上联是平平平仄仄,下联是仄仄仄平平。“国”《广韵》作“古或切”,入声;“七”《广韵》作“亲吉切”,入声。语法上,两句都是定中结构。
3. 穿云采药闻仙犬,踏雪寻梅策蹇驴。
字词解释与释义
【穿云采药闻仙子】穿云采药闻仙女,典故出自《太平御览》所引《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余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此,乃宿福所招,与仙女交接,流俗何所乐哉。’遂住半年,天气常如二三月。晨、肇求归不已。女仍仙主,女子有三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全异,无复相识,问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讲的是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摘谷皮,结果迷了路,遇到了两位仙女,与二人欢好。十天后,二人求归,仙女劝告他们,说与仙女结合,是尘俗之人无法享受的快乐。后二人极力恳求,终得返归人间。回到家,发现家中已传至七世孙了。
【踏雪寻梅策蹇驴】踏雪寻梅,说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故事。明末清初张岱的《夜航船·天文部》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孟浩然冒着大雪,骑着驴子去灞水寻找梅花,他说自己写诗的灵感在灞桥风雪中的驴背上。策,本指驱赶骡马役畜的鞭棒,此指用鞭棒驱赶。蹇驴,指跛足驽弱的驴子。
平仄上,上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语法上,“穿云采药”“踏雪寻梅”都是连谓结构,“闻仙女”“策蹇驴”都是动宾结构。
4. 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字词解释与释义
【玉兔金乌】玉兔,相传月中有兔,为嫦娥所养,所以古人用它来作为月亮的代称;日中有三只脚的乌鸦,因以玉兔代月,以金乌代日。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卜良听得头颠尾颠,恨不得金乌早坠,玉兔飞升。亦称为白兔。
【二气精灵为日月】古人认为,宇宙中存在着相互斗争的阴阳二气,《周易·咸》“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变化而成,日月则是二气的精华。日,《说文解字》解释说“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所以日叫太阳;月,《说文解字》释为“月,阙也,太阴之精”,所以月亮叫太阴。
【洛龟河马】古代神话传说,伏羲时,黄河出龙马,背负图,称河图,伏羲根据它们画成了八卦。夏禹治水时,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书,称洛书。又说神龟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汉儒谓洛书即《洪范》九畴。(汉)孔安国谓河图即八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
【五行生克在图书】五行,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生克,古人认为五者之间既相生又相克: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据说先天五行顺序“金、水、木、火、土”来自河图;后天五行顺序“金、木、水、火、土”来自洛书。
平仄上,上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语法上,“玉兔金乌”“洛龟河马”是两个名词性的并列结构,“二气精灵为日月”“五行生克在图书”两句都是主谓结构。
三、全文直译
吾和汝相对,尔和余相对。 选拔贤才授予官职和除去旧职授予新职相对。 书箱和药柜相对,翻土的农具和平土的农具相对。 曾参虽然鲁钝,颜回并不愚笨。 世家大户和平民百姓相对。 诸侯中有千乘之国,命妇家有七香之车。 刘晨和阮肇上山采药遇仙女,孟浩然骑着蹇驴踏雪寻梅花。 月亮和太阳,乃由天地阴阳二气的精华所化成;洛书与河图,是两本有关五行相生相克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