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连载-五行通背拳掌与拳的发展

(2021-07-30 07:00:00)
标签:

通背拳

拳与掌的发展

分类: 武术运动

五行通背拳掌与拳的发展

 

(原创)连载-五行通背拳掌与拳的发展


胸前挂印

关于修氏五行通背拳的发展问题,前述已经论说得比较详尽了,在这里我就其基本理论[1] 做一下总结:

1、十字决:冷、弹、脆、快、硬,粘、连、绵、拈、随。前五字是练劲力,后五字是练身法。

2、手法:摔、拍、穿、劈、钻,此外还有崩、拒、劫、拦、圈、揽、勾、挂、削、摩、拔、扇。

3、步法:猫捕、猴闪、虎跃、鹰翻、鹊跃、蟹行、鹤行、 猿猴倒行。此外还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进、退、激、撤。

4、腿法:以暗发为主,重七寸低腿。

5、身形:要做到头顶、项领、前空、后实、虚胸、凹肚、探肩、臂长、活腕、鹰目、猿神。

6、拳势: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丝、脚似钻。

再做一下个别强调。即强调出手技击位置要准确,拳谚曰出手不离面,落手劈三山是也!在练功当中要坚决摒弃有害肌体的拙力、硬劈等练法,提倡粘、绵、吸、化的柔化之力,讲求以柔克刚、刚柔并重。在技击手法讲求明、暗、奇、绝,腿法与步法结合,手脚并用,即所谓有拳无腿、无步难取胜之意也。做到提膝有法、落步有腿。把握修氏五行通背拳“鹰目猿神,气势完整;结构严谨,动作流畅;大开密合,势势相连;进退急撤,闪展灵活;冷弹柔进,坚韧交错”的特点。

一、五掌[2] 总论

五掌乃修氏五行通背拳之基础,是单操、小连环、套路之母,吾辈同仁务必苦心、持衡修炼之。(修剑痴)先生诗曰:

口传手授五行掌,神奇绝异内中藏;

其中要诀三绝技,迅雷追魂迷魂掌;

五掌摔拍穿劈钻,五行弹电星雷箭;

此乃五掌法五行,内含阴阳无穷变。

.套路风格特点

先生云:“五行状则发连环,要诀生克反正变,其中精微思自得,精里求妙贵以专,五行弹电星雷箭,五掌摔拍穿劈钻,内含绝技迷魂掌,奇出巧入人难辨。五掌内含五行就是弹、电、星、雷、箭,相合一体,此则的意义摔若弹、拍若电、穿若星、劈若雷、钻若箭,这就是叫做五形掌。”

风格特点48字口诀[3] :“鹰目猿神,气势完整;结构严谨,动作流畅;大开密合,势势相连;进退急撤,闪展灵活;冷弹柔进,坚韧交错;快速勇猛,一气呵成。”

基本技法68字口诀[4] :“含胸探背,体舒腕活;肩背松顺,立抡成圆;腰背发力,吞吐吸化;直出直入,放长击远;腰似蛇行,胯似奔马;膝似寒鸡,两脚似钻;发劲饱满,气势贯穿;击拍准确,快速响亮。”

.歌诀

五形掌的要诀:摔掌似炸弹,拍掌如迅电,穿掌似星串,劈掌如疾雷,钻掌似弩箭。


(原创)连载-五行通背拳掌与拳的发展


迎门劈山

五形掌的歌诀:摔拍穿劈钻,弹电星雷箭,五掌与五行,连合一气贯。手眼身步法,伸缩进退转。精神意气力,随机应敌变。动静与虚实,刚柔和急缓。左右上下中,五护兼八断。出入巧变化,生克内中含。猿鹏鹰狮鹤,蛇猫鸡鹞燕。大小内外奇,法则精微善。冷急似脱鱼,鹊跃步矫健。出手如迅风,敌人难以见。穿劈似迅雷,摔拍似弹电。五掌合一气,钻拳似驽箭。相搏不怯敌,击敌法不乱。一时风雷震,敌人难转变。

.动作名称及技术要求

开始的势法:精神动作锐若鹰猿,全体法则,三折九扣,形似鹤立,腿则提膝,两手合抱,拢胸下气,探背松肩,出入连环,高不过眉,低不过口,出正随高,入正护心,步要随身,眼要随手,神要随意,气要随力,力始在于足,通手腰贯于背,力由背发,始则手掌反出,叫做摔掌,正出叫做拍掌,侧出叫做穿掌,上出下劈叫做劈掌,直出叫做钻掌,钻掌临至敌对身变尖拳,故此五掌名谓摔、拍、穿、劈、钻。

运力的法则:摔掌运则发弹力,拍掌运则发粹力,劈掌运则发急力,钻掌运则发冷力,惟则穿掌内含虚实,随机应变。其力穿攉挤滚,健棚吸化,手法敏捷,身法活泼,两臂柔活似皮鞭,手背似铁,手腕如棉,两手发出迅如电,轻灵活快力冷弹,最要则上下相合,左右一致,此乃五掌连合的法则。


(原创)连载-五行通背拳掌与拳的发展

 我与师傅合影


注释:本文于2012.3.6日开始写稿。本章节定稿于2021.7.29日。



[1] 详见修剑痴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元月著《祁氏少派五行通背拳》

[2] 详见《祁氏五行通背拳谱》势法部第五章五行状的原则。

[3] 详见《通背拳》P4-6,辽宁省武术挖整组,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

[4] 详见《通背拳》P6-8,辽宁省武术挖整组,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