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通背拳之桩功(1)

标签:
体育 |
分类: 武术运动 |
通背拳之桩功(1)
在一般习武之人心中,通背拳是无桩法的。但我要说的是:通背拳所有操手皆有桩法,即动态桩法!但亦可单独拿出各势进行站桩练习,即进行站桩练习的六种静态桩法 [1] :蹬峰请示桩法;推山桩法;子午封闭桩法;七星桩法;金龙合口桩法;混元养生桩法。通背拳之静态桩功尽管适合老年人习练,但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注意的是,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站桩是静中求动,活法是动中求静,动静本无分,乃矛盾的两个方面,不可偏重。站桩功,要松静,意念求索混元之力。每个桩法均有势、法、意、气、神、内外配合之要求。我将试着说一下上述六种桩法。今天我们将要讨论的是:“蹬峰请示桩法”和“推山桩法”。
一、蹬峰请示桩法
1、预备势:双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五指松直贴于双腿外侧;头顶项领,舌齿微叩,舌抵上腭,目平视,舒胸理气,神态自然。精神提起,两臂松直,在身前90度角向上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用鼻深深吸气,收小腹。浑身关节松开,意念掌从天空迎接大自然之真气,似霸王举鼎,撑住天空(即托天势)。稍停一会儿,双手尖相对,掌心向下,罩住头顶,呼吸一会儿,意念真气从头顶灌下,至丹田处,同时两手向下缓缓按至下丹田,屈膝下蹲。与身手动作同步,用鼻慢慢向外均匀呼气(即人海势)。
2、行桩:左脚向前一小步,微扣前脚,成三七步;右胯环跳穴向前塞,裹档提谷道,丹田有上托之意;同时,双手掌心朝下,向前、向外半圆划按,屈臂成弧形,在左膝前上两外侧按住,虎口相对,两指尖平斜向前,垂面与前脚尖相齐(如上图);头顶项领,舒胸理气,合膝裹胯,提肛,周身松整,心无杂念,目平视前方。
3、行功:静站一段时间后,进行微动、松紧、操练。意念先导,后足前蹬;双手下按撑住,整个身体向前直摆,头有顶撞意,前膝撑住,双脚不动,十趾抓地,脚有踩意,周身一紧,浑身一整、前撞。紧后即松、回原位。注意动时形迹不要过大。即微动,蠕动。动作后再人静。
4、收式:左脚回收,慢慢站起,双手缓缓下落,松垂两腿侧,收功。换步亦然。
二、推山桩法
该桩法行功时,双手缓缓提于腰间,掌心朝上;重心下降,右脚前踏成三七步;双手立掌缓缓前推,双掌在前呈八字形,虎口相对,五指张开,有扣意,掌心空(如上图);双臂微屈前撑,浑身松整,舒胸理气,静站如山丘。后足有蹬催意,前脚下踩。双膝撑住成五五步。浑身内外,由松变紧,气沉丹田,身正腰挺,沉肩坠肘,撑双臂,双掌吐力,整体向前寸劲推撞。紧后即松,回原位,反复练习。 前脚收回并步,慢慢起身,双手缓缓下落,松垂两腿侧,收功。换步亦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