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2017-10-05 20:47:03)
标签:

杂谈

上周,第二季《中国新歌声》结束了所有导师战队的考核战,四位导师的五名学员,最终将站到鸟巢的舞台,进行最后的年度总冠军角逐。喜欢结果的观众,肯定不会错过鸟巢总决赛的PK战,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音乐最核心的精彩之处,其实永远不是结果,而就是音乐而已。

就比如,最后代表刘欢战队进军鸟巢的,是来自西藏的歌手扎西平措,作为今年《中国新歌声》总冠军的热门人选,扎西平措的胜出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但即使他最后真的成了刘欢战队的冠军,但在这周的节目之后,却依然会有无数人为子子的出局感到遗憾,因为子子的表演同样属于完美的精彩。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这其实就是音乐的魅力,所谓胜负、好低,永远只是一种相对的标准,而在人们的记忆里,真正能记住的,还是音乐本身的感染力,音乐能够打动人的,不是排名而是共鸣。

在导师战队PK中,刘欢为四位学员找来了张杰和谭维维两位歌手帮唱。在这周的节目播出后,对于张杰帮唱子子的表现,各方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于张杰在演唱中所做出的“牺牲”,还成了帮唱应该如何帮的最佳示范。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但在所有的焦点都对准张杰的同时,其实你是否有想过,张杰确实做到了一个帮唱歌手的衬托表现,但他和子子的《Just One Last Dance》之所以被很多人点赞,就因为它还是一个完整又完美的作品。而作为一首男女对唱的作品来讲,张杰当然衬托有功,但也需要子子在女声上的突出,才能最终创造出一首完美的作品。要不然你换一个其他人试试?同样是张杰,同样是尽力的帮唱,可未必能保证作品是完整且完美的。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其实我们可以暂且在这首歌曲里,忘掉张杰的存在,在留下子子人声音轨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其中似乎有两个子子同时出现在一首作品里。因为这首歌主歌部分女声的深情、温婉,和副歌部分女声的明亮、大气,完全不像是同一个歌手所为。

这种差异感,一是因为音域巨大的宽度,二是因为处理作品时内在的情绪气质。说的更通俗点,就是主歌部分的子子,像是很多华语乐坛传统女唱将,那种骨子里的东方气质,使得在压低声线时,能够交待足够多的深情款款细节。而副歌部分的子子,又是标准的欧美Soul加R&B嗓,并且就是那种在英美土生土长,从小就被节奏蓝调音乐渠灌出来才有的声音特质。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这两者做到其中任一部分,其实还不算太难,但同时将两者合而为一,则需要太多的机遇巧合,甚至上苍的眷顾。恰好,子子都是赶上了。14岁出国,让子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其实就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浸染,并成为一种骨子里的血液,这也让她不像那些ABC,对东方文化其实是疏离、甚至完全是陌生的。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而14岁之后前往加拿大,在十年古典钢琴学习的基础上,又得到著名爵士歌手Dee Daniels、Judith Rabinovitch、爵士钢琴家Peter Dent,以及程志等大师的指导和点拨,也使得子子很好地解决了人声技术的所有问题。尤其是身处于节奏蓝调和爵士故乡的北美,也让子子在最容易汲取音乐养分的年龄,渐渐形成了一个技巧娴熟、理解通透的当代音乐人格。

在我的理解里,子子这次参加《中国新歌声》,既是踏上一个竞技的舞台,更是踏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出现在《中国新歌声》舞台的子子,甚至可以说是最不需要冠军的一位学员,因为她的歌声、她的技术,决定了她早就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而《中国新歌声》更像是子子回归的一个契机。这种回归,有乡土层面的意义,同样也有文化归属层面的意义。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其实,从踏上《中国新歌声》舞台的那刻起,子子就用自己的歌声,传递出一种音乐文化对接的迅息。在很多人眼里,东西文化融合的标准,就是用当代的方式表演民歌,或者在现代的音乐形式中,穿插进一些传统音乐的元素。

而子子不同,她的东西融合并不流于表面,却是在一种国际化的标准和格局之中,体现出东方文化的细化。就像她初登《中国新歌声》舞台时,所唱的Wham!名曲《Careless Whisper》那样,同样的旋律、相似的编曲,而演唱技巧方面,更是融入大量黑人音乐独有的转音、颤音、怒意和懒音等等。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但即使如此,依然可以从这首歌曲里,听到“对镜梳妆”的那种东方式温婉。就像一个声音很黑人(音乐)的女子,唱出一种小家碧玉的味道,以及常常两者交错的行进,这种感觉就很穿越,当然也很融合了。从这一点来看,子子显然已经解决了那种音乐中的身份认同感,这种细节上细腻的差异,将不妨碍她闯荡欧美乐坛,在同样的音乐语境里,与所有欧美歌手平起平坐、平等竞争,但又可以让她能够得到华语乐坛的认同和认可,就像当年的李玟一样。

一首《你都好吗》,真的很好,这个好既是演唱层面的,还是创作层面的。虽然歌曲没能让子子晋级《中国新歌声》的总决赛,却因为展现出子子在创作上的天赋,而要知道,在此前华语乐坛同类型的女歌手中,还极少能有像子子这样能唱的歌手,写出适合自己演唱的高难度、多技巧的作品。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甚至可以说,华语乐坛的音乐人里面,都很少有人能在歌曲属性、而不是能过编曲的加花,来呈现如此既壮丽又细腻,既有多重和声又有奇妙律动的作品。在高晓松感叹“汉人没有音乐细胞”,刘欢老师遗憾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落后,以及中国人先天对节奏型音乐没有天赋的情况下,时间最终战胜了一切,开始了又一轮新的起点。

子子——最不需要冠军的《中国新歌声》学员


时间是子子的歌声,起点是子子的创作。当《中国新歌声》尚有冠军的悬念没有揭晓,不需要冠军的子子其实已经提前出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