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鹿晗的探索,就是要打破传统

(2017-03-04 21:58:24)
标签:

杂谈


还没从过年的慵懒与闲适氛围彻底走出,以百分之百的状态迎接学堂、面向职场,鹿晗却早就进入正式轨道,并且带来了又一张质量不俗的新专辑:《Venture》。

新专辑取名为“Venture”,这既可以直译成冒险,还可以翻译成探险、甚至探索。而用Venture这个单词,其实也是对鹿晗这一年多来音乐之路的概括和定义。

鹿晗的探索,就是要打破传统

冒险还在继续、探险还在继续,探索,也还在继续。

这次专辑共收录了两首作品,对于鹿晗来讲,这两首歌同样有着于自己、于乐坛探索的意义。

《如果》是一首情歌,也是一首华语情歌,却不再是曲风标签定义上的传统华语情歌。《如果》很明显是一首完全融入国际化体系,即使在国际化体系里,都算是比较尖端的作品。它既有着国际化的逻辑,又有着鹿晗建立在声线辨识度基础上的个体风格。

可以把《如果》划为Contemporary R&B风格的情歌,而如果更精细的话,其实这首歌则是比ContemporaryContemporary的一首作品,可以算得上典型的RB R&B之作,在音乐上是站在潮流最前端的。

鹿晗的探索,就是要打破传统

整首作品早就突破了华语乐坛三段式或主副歌那种模式化的创作,编曲上也不是吉它、贝司、键盘、鼓,再加一点弦乐式的操作。《如果》在音乐上,因为SantellPicard Brothers这样的国际大咖加入,所以特别强调氛围的造势。用悦耳又犀利的电子音效,来铺陈情歌的戏剧化场景,就好比是提供给歌手一个很好的舞台氛围,这也是这首新派国际化情歌,与传统华语情歌最大的不同。

除了温柔的声线让人陶醉之外,鹿晗极具层次感的处理,也让《如果》这样一首情歌,有了更纵深的情绪伸展空间。没有洒狗血,也没有套路式的伪真诚,《如果》里的鹿晗甚至是冷静的、成熟的,即使是在一种告别的状态,也依然可以云淡风轻、行云流水。所以,这首歌曲不仅从音乐意义上,告别了传统的华语情歌时代,从价值观上,同样也是。

另一首《敢》,在音乐上则是《如果》的对面。后者温柔缱绻,前者个性张扬,一收一放,各有各味。

《敢》的Trap曲风,同样也是国际浪潮最前端的曲风。在国际化的语境里,作为东方人的鹿晗,虽然在唱腔上并没有霸气侧漏,但却很好地体现出太极般的东方神韵,表面上从容淡定,实质上却暗藏千军万马,由此也形成了鹿晗在国际化体系下的个人Flow。《敢》不仅是一首在音乐上个性鲜明的作品,同样还是一首有立场、有态度,通过音乐传递价值观的作品。尤其是鹿晗在歌词和演唱上表现的硬气,以及那种敢作敢当、敢说敢言的气势,更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摇滚乐,铿锵有力的多。

鹿晗的探索,就是要打破传统

与此同时,在这首作品剧情版的MV里,就以监控探头作为主元素。而由鹿晗本人参与创作的歌词,更是以黄牛、狗仔和私生饭这些负能量作为“点评”的对象,表达出在这个时代关于隐私界限的问题。

充满科技感的镜头和肆意挥洒的歌词,不仅拥有很强的文本性,也拥有悦耳的动听性,更有着十足的科技视觉感和舞美感,从音乐的角度,几乎将态度、听觉、视觉这些内内外外的层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Xperience》到《Xplore》再到这次的《Venture》,鹿晗就以这种两个月一张专辑的速度,抢占着华语乐坛的强档市场。鹿晗这种发片的频率,最高兴的当然是歌迷,但也免不了迎来一些挑刺媒体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还是因为鹿晗太高产了,而在艺术的世界里,似乎高产总是和低质成正比的。

在这里不得不修正一下这种观念,就像低产不等于高质,高产同样也不一定是低质的。我们的音乐环境,似乎总是喜欢这种非黑即白的因果论调,这也才会形成那种摇滚就是高尚,流行就是低俗的审美理论。

其实,就像这张专辑里,鹿晗用《如果》对华语传统情歌模式的打破和探索一样,处于数字化音乐时代的鹿晗,在发行模式上,同样也是在进行新的探索。用两首单曲组成数字EP专辑发行,初看起来是将传统的专辑化整为零拆开卖,不仅将利益最大化,而且能够不断形成热点效应。但你有没有反向思维一下,鹿晗的这种发行模式,其实反而更突出了单曲本身的关注度,也可以说,这样的模式,是特别容易放大单曲的弱点的。

用另一种思维模式来审视这个问题,传统的专辑载体,难道真的就是音乐最理想的载体吗?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那个华语乐坛,更是因为固定套路的专辑模式,衍生出那种少数主打加多数凑数歌曲的模式,更过分的,甚至还有一首主打加九首凑数的。

鹿晗的探索,就是要打破传统

而鹿晗的这种模式,就完全没有这种问题。正因为每一次发行都只有两首左右的作品,所以这些单曲也会因为不断的播放、不断的关注,被放大一切细节,如果是凑数的作品,在这样的关注度下,简直就要无处遁形了。

鹿晗也是争气的,他没有给细节放大任何硬伤的机会。抛开有些人的成见,以音乐的角度来讲,真的无法对鹿晗近期来的作品,挑什么专业层面的刺。鹿晗明明有天赋,但他也依然很努力。为每首歌曲配MV(像《敢》更是配了三个版本),为每首歌曲配上最国际化的顶尖阵容,尤其是通过每首歌曲的探索和实验,在完美的路上变得更完美,在一种近似于养成系的成长之旅中,变得越来越成熟。

其实从三张《重启》系列专辑,再到《Xperience》、《Xplore》和《Venture》这三张专辑,鹿晗已经逐步用作品,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其实在《重启》时期,很多人还对鹿晗的国际化有所怀疑,认为他启用国际化的班底,更多只是对国际化的一种汉化。但通过在中英文韵脚转换中的创新和创造,对于节奏型音乐更偏重东方的细腻化处理,都让鹿晗在一个纯西方的国际化体系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立于国际前端,却又有着东方印迹的音乐风格。

鹿晗的探索,就是要打破传统

另一方面,在告别华语传统K歌路线的过程中,鹿晗其实也用更个性化的表达,更无法复制的Flow,慢慢成为华语乐坛新时代的代表歌手。比如《某时某刻》、《微白城市》,以及这次的《敢》和《如果》,都不再是那种廉价的口水旋律,以及精致的行货编曲。无论是音乐制作、创作还是演唱,这些作品都有了独家定制版的精工细作,就像每首歌曲都刻着鹿晗的签名。这种音乐品控的要求,其实也会改变华语乐坛的大环境,让歌迷因为歌手带头的高大上,而慢慢变得对音乐同样有更高的追求。

这种不断向前、给人遐想的探索之路,其实才是一个优质歌手的乐坛正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