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阴差阳错,一个早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就组建过摇滚乐队,甚至玩过死亡金属的年轻人,最终因为偶像剧而一战成名。以至于当偶像的标签被确定后,转回头再做自己最爱的音乐时,甚至会被误解为这是演而优则歌,说的许魏洲就好像和别的艺人一样,跨界蹭热点似的。
好在玩音乐既是最简单的事,也是不那么容易的事。说简单,是因为人人可以唱卡拉OK,人人可以把一首口水歌,唱得还像是那么回事。不容易,则是因为音乐毕竟是一门需要很多技巧和积累的艺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没有一定要证明自己有,反而会得不偿失。而有的也不必刻意隐藏自己的有,该放的时候就是要放出来。

比如许魏洲,比如许魏洲的《放》。
从《放》这首作品的呈现来看,它既是释放的放,也是单词Fun的放。当然这两个放,其实说得也是一回事情,那就是少壮不释放、老大徒悲伤。
《放》从音乐上也是一首很开放的歌曲。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收放自如往往是对一首歌曲、一个歌手演绎最高的评价。但流行音乐或者说艺术的魅力,就在它的不确定性、非模式性和它的一切可能性。比如在青春这回事上,一个想要在音乐里,呈现出如青春般火热的燃烧和释放的年轻人,最终用的却是收放自如的技巧,好听点是少年老成,说难听点就是误入歧途。

许魏洲没有。尽管他已经是万人的偶像,但他在《放》这首作品里,依然如少年般尽情释放。也许偶像这个词意外着包装,但在许魏洲的演绎里,呈现的却是一种自在的能量,而这种能量,也能因为他的号召力,成为一种榜样。或者,这才是偶像的意义。
《放》虽然是一首很摇滚的作品,却是一首非常健康向上的作品。虽然它也有着饱满的鼓点、狂放的节奏、锐利的音色,以及酣畅淋漓的吉他Solo,但许魏洲的表达,却不是为愤怒而愤怒,相反却是激活了摇滚乐那种真正野性的能量,以一种一往无前的态度,将那种燃烧与奔放,一次性毫无保留的释放。你说这是放肆,这也是青春最需要的放肆,毕竟人不放肆枉少年!
在一个情怀满溢的时代,许魏洲的这首《放》,也像一阵急风,吹散了那种全民情怀的暮气,让流行音乐的世界里,充满更多当代的音符、跳跃的节奏。情怀是唱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也是实践出来的,情怀不是绣花和请客吃饭,情怀就是灿烂、疯狂,以及追寻海浪和远方的脚步。许魏洲的这首《放》,就是最适合在奔向远方路上听的歌。

许魏洲在《放》这首作品里的演绎,也是一气呵成,与音乐、节奏融为一体,让作品成为一个整体。而作品虽然运用了英伦摇滚的节奏,以及一些复古的合成器音色,但整体也没有那种细节的形式感,却用一种衔接紧密的结构,和纯正的Band
Sound氛围,以一种狂放、爽朗的方式,将《放》这样的主题,表现得最恰到好处。
不要当什么唱将,更不当什么包装的偶像,年轻的意义就在于超越一切标签和定义。即使许魏洲已经入行,他内心的火焰和音乐的坚定,还是让他最终没有被约定俗成所框住。在《放》里的他,敢想敢唱敢担当,用一首歌撑起了青春的重量。在这个迷茫的时代,这种破茧而出的声音和力量,既是榜样也是力量,也是一种偶像的担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