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在汪峰参加完“星空演讲”之后,很多人依然还在关心他的皮裤,或者更乐意于从这次演讲的内容中,去了解他和子怡及女儿的一些生活八卦,而这些人往往不会在意,汪峰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不要饿死音乐》!
饿死音乐?听起来像是个惊悚的词汇,但实际上却一点都不惊悚,它每天都在发生,甚至经常以音乐的名义。尤其是在一个看起来处处充满音乐,音乐无处不在的时代,当在很多的场景里,音乐甚至已经处于一种满溢的状况下,汪峰却聊起这个煞风景的话题,也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博人眼球,一种就是揭开疮疤。

汪峰的出发点,显然是后者。《不要饿死音乐》其实从演讲素材来讲,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范本。汪峰在这篇听起来很宏观的讲述中,首先从自我切入,以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来渐渐带到行业的高度。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家庭、伴侣之间的生活细节,也让整篇演讲显得不冰冷,更有人情味。
但在回到音乐有关的话题,汪峰的言辞却绝不将就,甚至每每击中要害。其实要说聊音乐行业现状这个话题,汪峰实在是中国内地最适合的人选,即使未必一定是“没有之一”的人选。但说到传唱作品的数量,创作与演唱知名度的兼具,以及目前歌手与老板的双重身份等等,都让汪峰可以从小与大、低与高,内容与行业等多角度、多纬度,来为目前的中国音乐产业把脉。

而汪峰在《不要饿死音乐》这篇演讲中,对于国内音乐行业的描述,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乱。汪峰以个人经验作为案例,陈述自己即使作为国内一线的唱作人,拥有多首全民现象级别的传唱曲,却依然不能靠创作来养活自己,不能靠这些歌曲的版税,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汪峰很红,各种的商演再加上出任选秀节目的导师,甚至因为汪峰做出这样的选择,背上了什么背叛摇滚的骂名。
但通过汪峰的演讲,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就摆在了眼前,如果你们在选秀节目中看不到汪峰,或者其他的歌手、创作者和音乐人,或许你们就听不到后来很多感动人的作品。而有些没有知名度的音乐人,也就像汪峰所说的那样,慢慢退出了这个音乐行业,所谓音乐梦想,只成了黄梁一梦。
都说《晚安北京》经典,都说“鲍家街43号”乐队牛掰,但汪峰作为“鲍家街43号”乐队的主唱兼主创,在当年却仅仅通过两张专辑,得到了区区7400元的收入。即使如今他已经成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他的版税总收入也只有60万。60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北京主城区,可能将将够买一个入门级的卫生间。而这竟然已经是“半壁江山”级别的音乐人,所能够通过音乐创造的物质财富。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级的音乐人,靠创作都只能买半壁洗手间,这个时候你如果还要嘲笑“半壁江山”,笑得出来也算你的本事了。

汪峰说的没错,“钱对于音乐人不是享乐,而是有尊严的生活”。其实写好歌和赚大钱,并不是矛盾的事。富如马云、马化腾,穷如低保人群,他们写不出歌的照样写不出歌。而像Bob
Dylan、Michael Jackson、David Bowie、John Lennon、Eric
Clapton等等音乐巨匠,也没听说过他们在赚了大钱后,就立刻写不出一首好歌了。即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像Michael
Jackson那样后来家财万贯,甚至同样不妨碍他用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创作了《We Are the
World》,并召集那么多巨星去为非洲难民募捐。甚至可以说,很多创作音乐人独有的人文关怀,还能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之后,可以通过音乐这个载体,去帮助更多人。无论是作品本身的精神感召,还是公益活动的物质帮助。

乱了就要治。汪峰作为这个时代音乐人中的幸运者之一,他有幸凭借天赋、才华,以及一定的运气,最终杀出了重围。而当年在很多人看来很喜剧的“半壁江山”,如今反倒成为了汪峰的一个事业方向。做电台、做APP,在外人看来,现在的汪峰,除了创作、演唱之外,又忙起了商业的事情。只不过,这些看起来商业化的布局,从属性来看,却依然和音乐有关,因为出自音乐人的身份,让汪峰格外知道有多少优秀的音乐人值得去推荐,有多少优秀的作品值得去推广。
的确,即使现在的汪峰是成功的,也不代表国内的音乐产业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恰恰因为汪峰通过商演和做导师的钱,远远多过创作本身,成为他收入的真正来源,反倒说明这个行业的病态。因为汪峰即使有高收入,那也不是行业的常态,它缺乏体系的保护,更不用说模式的传递。说句不夸张的话,现在的汪峰于国内音乐产业来讲,更像是一个高收入的临时工,靠创作赚钱基本不用指望,而断不断粮,也得靠一些娱乐人气的支撑。如果汪峰不再担任选秀节目的导师,也没了那么多商演的机会,那么他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李夏。只是李夏可以《离开北京》,作为北京人的汪峰,到那时候也只能苍凉地唱出《晚安北京》了。
现在的国内音乐产业,不缺钱、不缺人,缺的就是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包括了严格的版权分成制度,也包括新人、新作一个更健康的体系。优质作品的版权高收益,可以让更多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也能够更多鼓励人们真正地进行原创创作,而不是借鉴、模仿和抄袭。谁说钱能够让一切堕落,其实有一个好的体系,钱同样能够保持这个体系的良性运转。
另一方面,独立音乐独立了这么多年,从创作角度来讲,有独立精神是好事。但从行业来讲,只有形成一种音乐人的聚力,有时候才能更好的发声。其实无论是英美还是日韩,音乐行业永远都会有一些行业组织或者协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专业的角度去做一些专业层面的事情。而以往国内的音乐产业,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聚力。人心散了,工作不好做啊!但愿汪峰这次的演讲,能够在揭开行业疮疤的同时,也会成为一种行业体系重建的信号。它或者是一些人的努力,或者是一个APP,谁知道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