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四季“我是歌手”的首期节目,就像八位首发歌手名单公布后给人的感觉一样,有亮点却不够惊艳。尤其相比前两季“我是歌手”来讲,更是缺少像邓紫棋和黄绮珊这样的爆款。当然,这也和人们老是希望有爆款的期待值有关,要知道惊喜度这东西,总是和期待值成反比关系。越是意外就越是精彩,越想精彩就越是无奈。
先从排位上来解读本年度第一期“我是歌手”。排名第一的是徐佳莹,这个结果既可以说是意料之内,但同时也有点预料之外。徐佳莹个人走心和虐心的唱作风格,其实从一开始就让人对她在“我是歌手”的前景有点担忧,毕竟这是一个大开大阖的舞台,它虽然也不排斥音乐感性的细节,但在一个近似于快消的环境中,人们肯定无法在短短几分钟,去消化太多的细节,所以那种粗枝大叶却又霸气饱满的音乐类型,往往能够在这样的舞台占到便宜。
而另一方面,作为现在台湾乐坛介于新生代和中生代的歌手,徐佳莹虽然一直在主流发展,但却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甚至就连受众群体,也和一些独立小清新爱好者重叠,这就决定了她在85后、90后这个歌迷群体里,有着极佳的人缘和印象。
事实证明,无论是场内的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歌迷,以及通过虾米音乐试听或下载细节更丰富的音频时,最终都将天平倾向了后者。这当然是对徐佳莹的一种认可,但同样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节点。选秀节目发展到今天,大嗓门加飙高音型的歌手,对于这种类型的节目,却是一路走低。从一开始唱得越高,就越被当成天人,到后来唱功越好,观众就越是有逆反心理,国内选秀节目的审美,也慢慢开始向对高音歌手的膜拜,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同样是这期节目,其实另一位老将赵传,打得也是情怀牌。和徐佳莹正处于上升期,却选了一首保守的作品不同,现在的赵传,声线已经一年比一年衰落,所以他选择《爱要怎么说出口》这么一首相对平和的情歌,倒算是有自知之明。在经过和盛年时原作的降调处理后,《爱要怎么说出口》也能在赵传易控的范围里,再度呈现出那种九十年代的率真的感动。而编曲上所做的大幅度修改,尤其通过节奏的变化推动情绪,再加上于一首流行作品里加入的摇滚吉他Solo,也让情深的赵传,依然保持了以前的流行摇滚腔调。差不多经历过八、九十年代华语乐坛黄金岁月的歌迷,一旦情怀作祟,就肯定会将天平倾向赵传,而不是徐佳莹。
不说情怀了,在“我是歌手”这个舞台,唱功还是要说的,尽管以唱功作为音乐的唯一标准是不对的,但为了反唱功而反唱功,同样也是错滴。首期“我是歌手”里,分列第二、第三位的黄致列和李克勤,也是最无话可说的两位歌手。零瑕疵和唱片歌手,就是对他们现场发挥的最适当评价。他们的优点在于现场和听唱片一样,他们的缺点也在于现场和听唱片一样。
其实从演唱的角度来讲,关喆和信同样是首期“我是歌手”表现比较好的歌手。关喆最大的败笔,还是过于急切地在《如果分开我也爱你》的前段,加了一段《想你的夜》,而且一上来的长音炫技,又因为忙于展示自己而忽略了作品。但其实之后整首作品的发挥,关喆还是显示出他在内地中生代歌手中,稳健、扎实和均衡的特点,至于观众缘这个,就没法说了,关喆的另一面是徐佳莹,也可以说汪峰的另一个极端是窦唯,前者都是怎么唱都是错,后者都是一出现就是对。信的发挥同样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因为歌曲的难度系数比较高,而他的完成度又很高,还可以说是首期节目里演唱和现场感最好的一位歌手。尤其对比《告别的时代》的原作,更可以发现他为现场进行了更有张驰的结构处理,既有备而来,也算圆满发挥。
李玟的表现并不如人们期待的那么惊艳,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她翻唱的《想念你》虽然珠圆玉润、浑然天成,其声线小技巧的衔接,就像她的水蛇腰一样柔软顺滑,但李玟的演唱还是太油了,小技巧也着实多了点。放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李玟这套还对观众管用,但在徐佳莹的时代里,李玟即使排第二位,都会是一件审美上很自相矛盾的事情。
同样让人失望,且大失所望的,还有一早就被定义为黑马的“HAYA乐团”。《苍狼大地》一上来就像是“套马的汉子”形象,完全失去了黛青塔娜那种力度与天籁同步的美感,用打擂台的方式来参赛,想通过演唱的气势和元素的堆积,第一时间干掉所有的对手,这可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我只能说,这真的不是最好的、甚至真正的“HAYA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