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歌曲也有好编曲
(2015-01-02 23:00:14)
标签:
中国好歌曲刘欢羽泉蔡健雅周华健 |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
第二季“中国好歌曲”首期歌曲,整体质量还是比较高的。相对比较弱的一首歌曲,恰恰也是四组导师作出反向选择的那首歌曲,杨坤弟弟杨宇的那首《最遥远的那颗星》。在这一点,也可以说导师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不能否认《最遥远的那颗星》里面的诚挚,不过这首歌曲更像是杨宇和自己的对话。这种“夜半轻私语”、“回忆前半生”类的歌曲,杨宇当然也不是独一家,历史上这样的作品也有很多很多,最经典就如《我是一只小小鸟》这样的歌曲。但从私人定制的作品,到被人接受被人传唱中间,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歌词的别出心裁或直击人心,以及旋律的悦耳程度,恰恰在这两方面,《最遥远的那颗星》都没有做到最好。尤其是在旋律性上,这首歌曲明确缺少一个记忆点,听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还容易和有些歌曲的旋律搞混。平铺直叙的大白话,虽然足够率真和诚恳,但却缺少那种文学性的渲染。总之杨宇唱了一整首歌,那么多字,都不如他哥杨坤三个字能够让人记住一辈子,那三个字就是:无所谓!
“农民兄弟”的《我的番茄是干净的》是一首很有意思的作品,而且对于台上四组导师、以及所有已经进入音乐圈的创作人和制作人来讲,都是一首特别有意思的作品,这种有意思是因为无论从题材还是曲调方面,它的朴实和视角,往往只有在音乐圈以外,经历着最平凡日常生活的人才能做到。而进入音乐圈的音乐人,或匠心、或文艺,多多少少都会离正常的人群远了许多。这首歌曲也让人想起若干年前杭天的那首《我们都是快乐的牛羊》,都是用西方最“土”的音乐形式,来表现我们本土的“土”的民谣。值得一提的就是《我的番茄是干净》的这首歌曲的编曲,音乐人昊子用了一种典型乡村音乐的编曲,以Bob Dylan式的前段和中国农民兄弟进行了嫁接,既洋气也接地气。相比“农民兄弟”此前的一些作品,包括去《我要上春晚》时的本色演出,那种由头到尾土,却只剩下乡土的感觉,也可以看到好的编曲对于好歌曲的重要性。
赵牧阳的《侠客行》,也是曾经收录在他个人第二张专辑《黄河谣》里的一首作品。因为“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让这位二十年前的西北鼓王,被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所知,而很多人也都将目光聚集在他传奇的经历和身世上。其实《侠客行》这首作品本身,也有很多可以说道的地方。作为一个在年轻时融入摇滚乐洪炉,在音乐上全盘西化的音乐人,赵牧阳在离开摇滚圈的那些年,也以流浪、回乡等方式,最终又从摇滚回到了民歌,从北京回到了故乡,也才有了在接黄河地气上的那些民谣创作。其实这才是真正民歌的归宿和不断发展下去的动力,就以西北民歌为例,它的未来肯定不在晚会歌曲那头,而是在赵牧阳、苏阳、“野孩子”他们这边。
苏运莹的《野子》,也是首期节目的亮点。这首歌曲的亮点就是歌名中的那个野字。其实这首歌曲的主歌部分,听起来确实很像蔡健雅的风格,也可以说是很多华语女唱作人的旋律线风格。不过,这首歌曲的副歌,则完全放开了,苏运莹将那种看似凌乱的吟唱、即兴,最终组合出一种独属于她的旋律线条,也让这首歌曲有了一种难以模仿的个性气质。这种野劲,往往是成名后的音乐人再也难以写出来的旋律,也是很多正经的歌手唱不出来的旋律,因为它有着创作公式以外的那种心气和劲,前者可以不断复制,后者则必须用灵魂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