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瘦人《第7天》——比前“瘦人”抒情,比真“羽泉”

(2009-01-20 14:35:52)
标签:

瘦人

吉它

摇滚

录音棚

羽泉

娱乐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瘦人《第7天》——比前“瘦人”抒情,比真“羽泉”

 

《京华时报》专稿

 

专辑:第7

艺人:瘦人

厂牌:凡人文化

时间:2008/12/29

评分:★★★☆

 

    十年前,“瘦人”乐队遇上了张亚东。后者的确不负他音乐技师的美誉,经过一段时间和乐队在录音棚的软磨硬泡,活生生地就把这支曾经的东北号子版的“红辣椒”(Red Hot Chill Pepper),给“逼”成了一支曲风很丰富多彩的“硬核”乐队。但形式先于创作的本末倒置,也让“瘦人”乐队很快在第二张专辑《北京梦》时,暴露出他们在音乐表达上无病呻吟的空洞一面。虽然他们在演奏上的繁复程度已经做到了当时国内乐队的极致,但说句不好听的,当时的“瘦人”似乎穷得只有乐队伴奏了,而无论是歌词和演唱都已经失去了它们存在的意义。按照中国摇滚乐迷的行话来说,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摇滚精神。

    本来就已经够瘦的“瘦人”,更在2003年遭受到了乐队人员的减肥之痛。由于吉它手符宁和鼓手王澜另组“艳”乐队,玩起了视觉摇滚,让这支仅剩下主唱戴秦和贝司手仨儿的乐队,一度走到了音乐生涯的尽头。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又遇到了流行音乐界的感性大师陈羽凡。

虽然同是“羽泉”人,但事实上弹吉它的陈羽凡比弹键盘的胡海泉,要更接近摇滚的门槛。如果说胡海泉的“羽泉”细腻与抒情的桥梁,那么陈羽凡就是让“羽泉”音乐硬朗的龙骨。而制作“瘦人”这样一支乐队的新专辑,显然就是陈羽凡做在“羽泉”时不能做之大事的机会到了。

很多人一通过比较,就得出了新专辑要比以前“瘦人”音乐柔情和细腻得多的结论。实际上,还应该这么说,这张《第7天》要比“羽泉”之前所有的专辑都要摇滚,这完全就是一张比前“瘦人”抒情,比真“羽泉”金属的唱片。

专辑比起之前的“瘦人”音乐,说进步也好、说改变也罢,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编曲不再将复杂当成美,尤其是吉它手郭智勇对于音乐氛围的细腻编排,甚至让他的一些金属粉丝,都听不出这是他干的事儿;二是陈羽凡对于多年制作流行音乐的经验,也让“瘦人”的音乐在录音棚里玩出了更多的花活,尤其是人声处理的细腻,更极大的提高了作品的流行化程度;最后一点,则是主唱戴秦的创作,终于不再把语无伦次当成摇滚明星的神来之笔。《伊沙贝拉》、《天使》等作品呈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民谣创作式的质朴之情,这就让这张新作在音乐上的细腻,终于找到了感性的土壤生根发芽。一个全新的“瘦人”,也从此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爱地人

15/01/09

aidiren@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