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菀之《Infinity Journey》——无限之旅成了失控之

(2008-10-18 19:59:09)
标签:

k歌

journey

东亚唱片

花洒

王菀之

娱乐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王菀之《Infinity <wbr>Journey》——无限之旅成了失控之

 

专辑:Infinity Journey

艺人:王菀之

厂牌:东亚唱片

时间:2008/10/10

评分★★☆

 

直到现在,出道之初为张学友所写的《我真的受伤了》,依然还是王菀之的贴身招牌、首打单曲,对于一位唱作歌手而言,是否有虚度年华之嫌呢?

Infinity Journey》是王菀之加盟“东亚唱片”发行的首张粤语专辑,不过除了三首新作之外,其余却都无一例外是她在“环球唱片”期间为他人所作的单曲集结,从骨子里来讲,这就是一张EP加回收型翻唱的集成作品,说专辑实在有点勉强。

还是应该回到对王菀之的认知。王菀之是一个唱作歌手,但她更是一个K歌型的唱作歌手,并在K歌的基础上,稍带一些文艺化的婉转,以及小女生的多愁善感,那而首《我真的受伤了》恰恰是这三方面做到平衡和极致的作品。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张学友当年挑中这首作品,而且是在没有改变原词原韵的基础上演唱它,是一个小错误。因为回过头来重听王菀之的版本,就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首小女生的情歌,而张学友当年仅仅只是唱了一个旋律,表达了一个大概受伤的意思,几乎没有(也不可能)进入王菀之作品原意的世界。

而之后的王菀之,更多还是抽去了小女生的视角,以一个作曲人的身份为他人作嫁衣,她也因此回归了K歌制造者的角色,这也正是整张专辑的主要构成。而一般来讲,一个唱作歌手重新翻唱自己的作品能够取得成功的,一者就是因为声线(不论好与坏)与原唱者在太大的不同,能够通过一种粗糙的质感,呈现出作品另一个角度的感性,比如罗大佑、李宗盛。而这时候原唱与翻唱往往因为专业和业余的无可比拟性,反而会让歌迷从感性的角度另辟蹊径的找到一个理由来爱上翻唱,那就是——味道;而另一种则是完全推翻首版的编曲,以技术的方式整个将原作改造成另一种氛围,比如快歌改成慢歌,慢歌改成快歌,摇滚改成爵士,爵士改成拉丁……总之就是让旧曲能够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给人一种新颖的听觉,而编曲的反差和落差越大,这种感觉也就越奇妙。

但王菀之在这张翻唱专辑里,却一几乎大面积的继承了原作的编曲,《小黑与我》和《花洒》等作品,甚至连前奏、间奏的旋律都照搬;二则是她本身的K歌声线,并没有和大部分原作的K歌歌手的声线拉开距离,这就造成了歌迷必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近角度的对比、排察上,结果当然很吃亏。

果然,王菀之这种唱作型的K歌唱法,最终还是不敌纯K歌型唱法。因为王菀之在演绎作品时,似乎总有种边弹琴边演绎时的顾虑,过于想胜出首唱一筹的“野心”,也让王菀之在演绎时显得心事重重,而只能靠纠结的态度来将作品人为复杂化。而薛凯琪在演绎《小黑与我》、古巨基在演绎《花洒》、容祖儿在演绎《呼天不应》时,却似乎没那么多顾虑和迟疑,只是一心一意演绎旋律,这种干脆利落,反倒有利于唱出K歌旋律的那种单线条的简洁与洒脱。这也是王菀之版的《花洒》为什么一点都不洒脱的原因。

蔡依林的《许愿池的少女》倒是加了Cool Jazz的招牌小号来渲染,但却更加重了王菀之纠结缠绕的文艺腔,也使得一首时尚俏皮的流行舞曲,没有了原本轻松好玩的特色,希腊少女转眼间成了希腊少妇,在沉思与多疑间,虽然多了文艺却少了活泼。

三首新作中的《我来自火星》,可能是想应一下唱片的标题,所以用独立的方式来将王菀之非主流一下,以突出她创作和演绎的无限可能性,只是这开首的那一句“在宇宙旅程”未免太鬼魅,而她过柔过细的声线,更是无法凌驾于节奏之上控制住全曲。原本是想突出无限之旅的无限可能性,但却因为这种定位上的脱轨,让这趟无限之旅成了失控之旅。

 

/爱地人

17/10/08

aidiren@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