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辑:Lee-Way
艺人:Lee Morgan
厂牌:Blue Note
时间:1960/04/28
评分:★★★★
Lee Morgan和爵士乐史上的其他巨星一样,除了拥有自成一格的演奏技艺之外,也拥有绝对可以提供后世茶余饭后谈资的历史性事件。去繁就简,单就重要性和与众不同两点上来讲,一喜一悲两件大事可能几乎是每一个谈到Lee
Morgan的乐迷都必须提及的。喜是1963年他发行的《The
Sidewinder》专辑,不仅主题曲受到了美国车业霸主“克莱斯勒”的亲睐,用做了电视广告的配乐而进入了千家万户,同时还挽救了正处于困境之中的英国Blue
Note,改变了这个爵士老厂牌今后的命运轨迹,以使得Hard
Bop得以保留了一个坚实的基地。而且,这张专辑更是创造了Blue
Note英国分公司从成立以来的史上最佳销量佳绩。是的!不是Miles Davis,也不是Herbie
Hancock,而的的确确是Lee Morgan。做为悲的事件则是Lee
Morgan的死也充满了戏剧色彩,也许要印证他的与众不同,他没有死在毒品、死在酒精和精神分裂或跳楼、车祸等等突然却还是平凡的死法上,却是死在了痴心女友的子弹下,这一切只是因为他犯了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花心,只不过天下花心的男人不计其数,但Lee
Morgan却因此死于情人的枪下,并以另类的方式永垂不朽并以儆效尤着。
言归正传到这张Lee Morgan于1960发行的出镜率并不算太高的专辑,四首曲子中最让人眼睛一亮的还是唯一一首由Lee Morgan创作的《The Lion and The
Wolff》。熟悉Blue
Note厂牌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歌名中出现的“狮虎配对”正是这个爵士老字号最重要的两位人物——老板Alfred Lion和摄影师Francis Wolff。尽管曲子有“拍马屁”之嫌,但在创作上却是相当的有个性,尤其是开始一段和萨克斯手Jackie
McLean合弦对位的吹奏,在Lee
Morgan的演绎生涯中,绝对算是难得一见的无厘头,有点搞怪、又有点神秘,听来充满了戏谑的成份。Miles
Davis五重奏鼎盛时期的贝司手Paul
Chambers虽然并没有在这里使出他独特的拉弓绝技,但其干净爽利的拨弦却撑起了全曲坚实的框架,以至于Art
Blakey的一通敲击也只能引人一时之兴,而他的演奏却能在耳膜深处久久环绕而不散。
有两首曲子出自Calvin
Massey这位行事低调之极的小号手之手,这位老兄的一个女儿最终和Paul
Chambers成为了儿女亲家,而另一个儿子却并没在为人低调的父亲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只能飘泊到茫茫人海的大上海,做一个声色犬马夜都市里的音乐匠人以博金领粉领们的一笑。《These Are Soulful Days》是Calvin
Massey一首曲调优美且节奏舒缓的作品,其浓郁的Blues情结让音乐有着很强的纵深感。如果说Paul
Chambers的贝司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挣扎,那么Bobby
Timmons的钢琴就算是一种自我的慰籍,而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Lee
Morgan清亮的小号,一如他典型的锋利风格,只是这一次没有带上他每每不忘的“肮脏”色彩,而代之以一种流畅和洒脱。于是,哀伤的风味也在他的管壁下变得悠扬起来……相比而言,略微加快节奏的《Midtown Blues》就回复了Lee
Morgan的招牌状态,虽然由萨克斯手Jackie
McLean创作,但他却“大公无私”的把表现的机会都让给了这张唱片的主角,Lee
Morgan的吹奏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天马行空、好不洒脱,与之相比,Jackie
McLean的演奏显然是中规中矩多了,缺少了一种癫狂和高潮,尤其是Bop音乐最需要的脏劲,而最大的败笔还在于Bobby
Timmons的钢琴,切菜式乱砍的僵硬弹奏,显然没有很好起到音乐润滑和弹性的作用,也让这首作品在听觉上有点配合脱节。
村上春树在《爵士群像》(内地译名为《爵士乐群英谱》)的第二辑中,当提到Lee
Morgan时曾经说他“直到最终都没给人留下成熟的印象”,但说实话,正因为爵士乐史上已经有太多好像是为编辑准备的大师们的存在,才更显得Lee
Morgan的特殊价值,尤其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大师们流油风格的乐迷来讲,Lee
Morgan肮脏和干净并行的Bop吹奏风格更像是一阵醒脑的风。而这也算是Lee Morgan在34岁就寿终正寝的最大“好处”。
文/爱地人
21/04/06
aidiren@126.com
加载中,请稍候......